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承明之治 > 第124章 新朝名单

第124章 新朝名单(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丽婉丫头也真是的,不过郑仁基办理礼部差事,也妥当,朕没什么意见。不过,世家这几个,你小子全给踢出三省了,会不会太过了?而且,个个连六部都混不上。”

“能上朝听政,已经很不错了。”

二凤对此笑而不语,能够理解。新皇继位,这期间是一个空档期,可以给新皇很多空间操作。这个规矩,是历朝历代都默认的,哪怕是权臣这种人,也只能硬着头皮不开腔。而遇到一个强势、根基扎实、手腕超群的新君,那更没法子了,乃至之后新朝稳定后,新君要干啥,他们哪怕是权臣也没法子了。

准确来说,世家的这几个人,能继续在中央任职,可以说是李承乾这个太子爷为数不多的仁慈和慈悲了。毕竟人家资历和能力放在那里,也的确够格,李承乾眼光再挑剔,也只能这样了。而且,还是那句话...二凤和小李对世家不待见,主要是主张和利益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以大唐为基础出发。

不要小看世家,世家限制皇权有时候也是好事。真到外敌入侵中原,朝廷无力,世家架空皇权后,第一时间想的是自己出力,先守住这个基业。世家眼里的基业不属于任何朝代,只属于这片大地和他们自己。唐朝时期,世家大族嫡系一脉,君子风范还是有的,可以是敌人,但也有自己的一份傲骨和原则。而这个是世代传承教导出来的,一般的文官没那条件。

尚书省方面,左右仆射屈突寿、韦思谦,左右丞房遗直、李思文。

六部方面,吏部尚书李崇真、户部尚书长孙涣、礼部尚书李思文、兵部尚书刘仁轨、刑部尚书李景仁、工部尚书刘玄育。吏部司、主爵司、司勋司、考功司左郎中陈贤德、褚彦冲、长孙嘉庆、高至行。户部司杜爱同、段瓒,度支司唐同人、来敬业,金部司段瓘、高纯行,仓部司李德奖、魏书玉。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左郎中萧钺、温挺、高履行、张大象。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唐松龄、杜构、杨豫之、刘齐贤。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左郎中,陈玄德、杜荷、萧锴、刘玄意。刑部司员外郎崔敦礼。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左右郎中,唐蒙、崔艺玄,刘仁实、崔仁师,李晦、卢承庆,程处弼、卢宽。

御史台方面,御史大夫赵仁本,御史中丞殷峤、殷元。

九寺方面,太府寺、司农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卿与少卿,刘仁景、唐善识,来庆远、唐蒙,李景恒、李元裕,长孙嘉元、柴令武,段俨、于慎言,温振、刘仁实,李奉诫、阎庄,孙伏伽、辛茂将。

火器司方面,火器监改由贾宝志出任,开花令和散弹令,照旧由杨瑞丰、林明福担任。

这也是李承乾为什么这么久以来,都没有把世家彻底捏死的原因,顶多是把世家赶出去,但不会要了世家的命。世家大族有时候比所谓的文官集团要靠谱的多,文官那些都属于纯粹的利益豺狼,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自己的祖宗,更别说自己的民族了。

大唐忙碌,但周边诸国也开始跟着忙起来了。原因很简单,赶快去露脸,跪舔大唐新君博得好印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承乾当皇帝,那真就是说干啥就干啥,说打你就打你,随便胡扯一个理由就行。战争借口?师出有名?打赢了想怎么给对面安罪名就怎么安!死人,没法辩解!旁人,更不会为死人伸冤!

大家不约而同的派遣使臣前往大唐,准备参加大唐新君的继位仪式。以往,朝代更迭,往往意味着虚弱时期,因为要换人,中原王朝的国力会受到很大的短暂影响。可你看看李承乾这位爷,自带班底,上来就能稳住大唐。再说了,谁敢去偷袭李承乾?不说大唐如今这么大,你想要一战灭掉大唐,简直扯淡不说。一旦李承乾转过头,给你一巴掌,你估计就歇菜了。李承乾手底下可是实实在在有三万东宫五军作为常备力量的,哪怕一时间没法调动大唐,但调动咸阳和五军来收拾你,都足够把你打死在那里摆着了。

郑丽婉看了看这份名单,随即开口道:“家父与礼部尚书对调一下。”

李承乾对此能怎么办?只能照办。按常理来说,老一辈几乎都是升迁或者平任。但郑丽婉,对于自己的老父亲,给的安排是不升反降。这保护的意思很明显,清闲简单且不沾染任何朝廷的斗争方面。

注意,唐朝门下侍郎正四品上,六部尚书正三品。品阶提高,但实际上还是明升暗降了。理由很简单,门下侍郎在门下省,能直接接触决策层次。而礼部尚书只有执行权力,听话办事。而礼部基本上都是和礼仪活动相关,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只要办好事,就不用担心出问题的好差事。待遇好,破事少,而且也不容易卷入权力斗争当中。

吏部尚书讲究人情世故、察言观色,户部尚书讲究斤斤计较、大公无私,兵部尚书讲究缝合圣意、小心翼翼,刑部尚书讲究责任担当、能力优秀。礼部尚书只要恪守本职,严谨细心就成。所以,这个正三品的待遇,活少清闲,最适合养老了,将来退休也能捞到一份美名和恩惠给后人。

二凤拿到名单,一眼就瞅见了礼部尚书郑仁基。对此,二凤笑而不语。郑仁基当了两朝通事舍人,按理说这新朝来临,而且也可以留任,怎么着也得是往上面走一步的。但没法子,儿媳妇要这么安排,他这个当公公的也说不了什么,何况礼部尚书这个职务,交给郑仁基也没有什么问题。给了待遇没给相应的权力罢了,多大点事啊?郑仁基也不小了,比二凤还要年长。安享晚年,功成身退也是好事,算是郑丽婉为人子女尽尽孝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