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承明之治 > 第154章 立政殿议政

第154章 立政殿议政(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郑丽婉直接回绝:“没必要,西域本就为诸国林立,要说同宗同脉的大国也不存在,这种法子也就是针对高句丽那般历史文化悠久且人口众多的国家。”

和之前吐谷浑旧地,南方高原逃难难民哪里说得一个道理。人少直接镇压就完事了,省时省力省心。人多那就剿抚并用,分化拉拢。西域本就是散沙,吃饱了撑着去搞的这么麻烦?

李恪:“既如此有关本土未来的人口产业规划就这么安排了,市产监联络南北市监总局一起商讨一下,拿出一个初步的产业扶持方案来。再让各道的市监局,根据当地的经济模式制定一套未来的发展规划,最后收拢统计一下。”

郑丽婉点头:“嗯,眼下也只能这样安排了。承明一年至今新增人口九百二十七万有余,直接令如今的大唐人口翻了个对半,这些幼小人口还需要十余年才能成为可用的劳动力,只能说市产监需要统筹各地市监局,按照各地发展来逐步更新规划才行。”

阎泰皱眉:“这十余年间,怕是不知道又有多少新增人口了。左看右看,横看竖看,这最需要容纳人口的产业,还是农耕啊。”

高至行:“其次就是劳动力的分压了,拿下西域后需要着重治安和开化,有这些条件才能驱使本土百姓前往西域。”

劳动力分压很简单,有两个因素。首先就是本土劳动力饱和,为了保证劳动力不出现廉价的局面,朝廷出面调度把多余的劳动力引导到西域劳动,避免出现恶劣竞争的恶性循环。就好比,两个打工人,一个要五千块钱,另一个为了机会说只要三千,另一个也卷,说要一千!另一个直接豁出去了,说倒贴老板三千!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很简单和直白。

其次就是朝廷要维持如今的本土劳动力价值,给本土减压,西域幅员辽阔,还有大量可以开采的资源和发展的上限,而且有自己的本土百姓在,西域治理也会减小很多压力。西域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在西域也促进农业等各个产业发展,以此来扩大大唐总体的市场经济规模,把蛋糕越做越大。西域当地的百姓,也是有现成的劳动力的,只要编户齐民,驯化之后,就是现成的可用劳动力,以此保证大唐的高速发展可以得到新的动力。

郑丽婉:“国内的投入也要配套的经济,按照陛下的意思的是在西域也推行奴隶制度,西突厥的话...本就民风彪悍,而且野性尚在,怕是反倒影响西域的汉化和治理。”

配套的经济说白点就是西域的货币体系,还有在西域展开市监局等机构,拿来构筑西域的经济体系,之后和大唐本土经济市场对接起来,通过经济带动文化的交流,人口的往来,加速汉化进程。而其中就有些不识趣的,西突厥是被朝廷打上奴隶标签的,他们就是西域发展的廉价劳动力,而且刚被大唐揍一顿,肯定不会服气,而且生性野蛮,不好驯服和管理,毕竟西域不是塞外的环境。朝廷也不可能在西域搞塞外那套剥削模式,不利于西域对大唐治理的形象。

褚彦冲点头:“门下侍郎所言极是,大唐市场和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劳动力的即刻效益。供养新生人口的同时,还需要支援西域的汉化,对于现今的大唐而言的确有些吃力了。”

说人话就是大唐之后还会有新生人口,他们也要吃饭,吃饭的嘴巴会越来越多!但可以马上投入劳动生产的人口,目前卡在这里了。怎么办?开垦荒地?那种地的人呢?本质是劳动力,不要弄错了。

张洛客:“娘娘,不如仿效您之前主张的高句丽奴隶和国内置换如何?”

张大素点头:“这个可以有,塞外的已经驯化了这么久,西域的条件至少比塞外的条件好,这倒是不难,很有可行性。”

这个类似于战俘营或者集中营,送进去毒打一下,听话后给点好处送到一个环境稍微宽和的地方继续剥削,被剥削的奴隶反倒会感到幸运和幸福感。俗称,人这东西,本质就是贱的。

段珪:“嗯...娘娘,不如也在西域实施三六九等户籍制度如何?分化拉踩,减小治理压力,逐步推进实现西域驯化。”

段珪的想法很好,以征服者姿态制定三六九等户籍制度,从而分化阶级斗争,互相内卷,转移了大唐才是根本矛盾所在的本质,让西域百姓们互相争斗和内卷,减小了治理压力,给予蝇头小惠即可让西域本土百姓们纷纷趋之如骛,只要引导方向正确,就能加速汉化西域的进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