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哪里来的野种(第1 / 3页)
推荐小说:
毕竟掌秋使不是一个人进京,他身边跟着的那些人也或多或少知情,从这些人嘴里能问到很多有用的消息。
晏菡沉默了一瞬,才说:“之前陆重锦治理水患,用的是我哥哥的法子,如今出了这样的纰漏,我既高兴又疑惑。”
她坚定复仇的背后,也有些可惜。
本来这是哥哥留给世人的福报,结果不过一年的光景,就得知这个法子有很大的问题。
靖远侯老夫人却不以为然,“我倒是觉得肯定没什么问题,连图纸都要抄袭旁人的人,难道实地动手能力就能比得上旁人吗?江南的水道复杂,若是你哥哥在,兴许加高的就不是陆重锦选择的那些河坝了。”
作为重臣,朝中发生任何事都逃不过他们的捕捉。
去年掌秋使进京当日,陛下便龙颜大悦宣告了江南丰收的喜悦,甚至还立马给陆重锦赐下了一些金银珠宝。
这次掌秋使进京后却静悄悄的,按理说就算不如去年那样丰收,陛下的态度也不该是这样遮掩。
百姓靠天吃饭,难得的正常年也该值得庆幸。
重臣们心里产生了怀疑,接着再派人去打听一番,就什么都明白了。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晏清提出的只是设想方案,实际上对内涝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他自己没有参与进去,也没有给出河道选择的意见。
不见得这个法子就一定会失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靖远侯老夫人的三言两语,就解决了晏菡这几天心中困扰的难题。
她感激道:“卿姨,您说的很对,这件事是我钻了牛角尖了!”
明明该是正常的年份,结果江南的收成是之前正常时候的二分之一。
江南是大晋粮仓,收成不行,对整个大晋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着很有可能发生饥荒。
看来今年掌秋使是进京来请罪了。
而既然和江南有关,这其中必然就涉及了陆重锦。
靖远侯老夫人的探子和眼线多,很多事情都瞒不过她,顺藤摸瓜就什么都查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