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95妄举

95妄举(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李纯越说越激动,与徐树铮争执不下,此时,也有不少将领发言支持李纯。被李想赶出湖北,他们都憋着一口气,想在襄阳报那一箭之仇。

眼看主战意见占据上风,段祺瑞急了。如果按照这些蠢才的意见,如果最后战败,他在北洋从龙第一人的地位肯定会受到影响。于是在会场讨论正热烈的时候,起身大吼:“不要吵了,就按又铮意见执行。现在散会,各就各位做好撤退准备!”

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李纯更是觉得段祺瑞把自己当作一个十足的傻瓜玩了一把。但这又能怎么样呢?

(四)二月廿九日兵变以后之情形:……然自有此变,而军队之调整,外交之应付,种种困难,急待整理;袁公一日万机,势难暂置,于是不得不与南京政府协商一变通之办法。

(五)变通之办法:总统就职于政府,为神圣不可侵犯之条件;临时统一政府之组织,不可旦夕缓也;而袁公际此时会,万不能即日南行,则又事实不可破也。……于是孙公提议参议院,经参议院议决者,为袁公以电宣誓,而即在北京就职,其办法六条如麻电。由此袁公不必南行,而受职之式不违法理,临时统一政府又可以速立,对于今日时局,诚可谓一举而备三善者矣。

(六)培等现时之目的及未来之希望:培等此行为欢迎袁公赴南京就职也。袁公未就职,不能组织统一政府;袁公不按法就职而苟焉组织政府,是谓形式之统一,而非精神之统一,是故欢迎袁公,我等直接之目的也;谋全国精神上之统一,我等间接之目的也。今也……袁公之尊重法理,孙公之大公无我,参议院诸公主持大局而破成见,是代表大多数国民,既昭扬于天下……于是培等直接目的之不达,虽不敢轻告无罪,而间接目的所谓全国精神上统一者,既以全国同胞心理之孚感而毕达,而培等亦得躬逢其盛与有荣焉。……”

北风呼呼地吹着,天上还零星飘着小雪。

段祺瑞召集临时会议,北洋军第一军各部将领一共二十余人在会议室坐了两排。段祺瑞一到,徐树铮下口令全体起立,气氛甚是严肃。

袁世凯致答谢辞,措辞非常谦逊:“世凯衰朽,不能胜总统之任,猥承孙大总统推荐,五大族推戴,重以参议院公举,固辞不获,勉承斯乏。愿竭心力,为五大民族造幸福,使中华民国成强大之国家。”

人们排队经过袁世凯面前,对他弯腰致敬。第一批过来的是两个喇嘛,他们先后给袁世凯献上白色和蓝色的哈达,紧跟着的是两名蒙古亲王,他们呈上用丝绸包着的袁大头画像。

会场秩序井然。不再有磕头之礼。袁世凯与所有代表一个个拉拉手。也没有人穿清朝的“禽兽”官服。

礼毕,袁世凯忍不住对他的亲信们得意地说道:“吾生五十三年,今日为妄举。”说罢情不自禁地狂笑不已。

蔡元培在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大总统以后南返。启程前,迎袁专使特发表《布告全国文》一篇,措辞委婉而严峻,毫不留情的把袁世凯种种私心完全揭露,且对北上迎袁所发生的一切,作了一个历史的交代。

段祺瑞穿着将服大呢,戴着白手套,军靴踩得地板咚咚响,走到会议室中间威严地环视全场将领后说道:“宫保今日宣誓就职大总统了,你们都知道了吧?”

“难道我们要撤退了吗?”李纯无比憋屈的说道。他愤而起立,转身来到作战地图前,拿起钢棍边指划边讲解:“我们已经成功锲入樊城,或许不要多久,我们就能夺取樊城,进而打下襄阳。这个时候撤退,我们之前的牺牲算什么?”

对李纯的意见,徐树铮当即表示反对:“此次作战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即以达到,就不要再奢求了。我们虽然已经锲入樊城,可却陷入巷战的泥潭,损伤巨大,可是战果没有扩大,樊城还在革军手里,革军的援军正源源不断的开过来,战局越来越不利于我们。所以这时候撤退,才是明智的决定。”

这正是段祺瑞的意图,虽然很无奈。他不想和李疯子军在襄阳纠缠太久,他本来也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偷袭不成,没什么可惜。另外,他也不想和李疯子硬拼,前次的失败经验告诉他,这不是明智的选择。现在,自己保存实力好向袁世凯邀功。李纯要与李疯子的襄阳决一死战,这既会损失部队又会忤逆袁世凯的意志,不符合段祺瑞的作战意图。

但李纯仍然从此次军事行动出发,坚持说军事行动的目的一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二是占领战略要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此次军事行动不把襄阳打下来,不把李疯子消灭干净,放过已经打开一道口子的襄阳,这等于是放虎归山!

蔡元培的《布告全国文》如下:

“培等为欢迎大总统而来,备承京津诸同胞之欢迎,感谢无已。南行在即,不及一一与诸君话别,谨撮培等近日经过之历史以告诸君,讬于临别赠言之义。

(一)欢迎新大总统袁公之理由:……袁公当莅南京就临时大总统职,为法理上不可破之条件。盖以立法行政之机关,与被选大总统个人较,机关为主体,个人为宾体,故以个人就机关则可,而以机关就个人则大不可。且当专制共和过渡时代,当事者苟轻违法理,有以个人凌躐机关之行动,则为专制时代朕即国家之嫌疑,而足以激起热心共和者之反对。故袁公之就职于南京,准之理论,按之时局,实为神圣不可侵犯之条件,而培等欢迎之目的,专属于是;与其他建都问题及临时政府地点问题,均了无关系者也。

(二)袁公之决心:培等廿五日到北京即见袁公,廿六日又为谈话会,袁公始终无不能南行之语。……

(三)京津之舆论:……大抵于袁公南行就职之举甚为轻视。……所谓袁公不可离京之理由……惟北方人心未定之一义,然袁公之威望与其旧部将士之忠义,当清摄政王解职清帝退位至危逼之时期,尚能镇摄全京,不丧匕鬯。至于今日复何疑忧?且袁公万能,为北方商民所认,苟袁公内断于心,定期南下,则其所为布置者,必有足以安定京津之人心而无庸过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