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114金陵群英会

114金陵群英会(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唐绍仪这几句话打动了袁世凯。袁世凯用人,向来看重出身资历,翰林出身的蔡元培的确要高过只有举人功名的杨度。况且要让出一个部的话,也只有教育了。不仅陆军部是命gen子不能让,其他海军、外交、内务、财政、交通都是要害部门,一个都不能让。好吧,只有委屈皙子了。

袁世凯摸了摸胡须,思考了一会,说:“你上次从上海回来后说王宠惠年轻有为,北洋大学法科毕业后又在美国得法学博士,那就由他来当司法总长吧!宋教仁这个后生子,我看他骨相清奇,不同流俗。他长期在革命党内任要职,这次又是专使,就让他做农林总长吧!”

唐绍仪忙恭维道:“总统这两个人选都提得好,尤其是宋教仁,他上次的内务总长未获南方政府通过,这次总统提他的名,他一定感激得很。”

“革命党中有一个陈其美,上次孙文组阁没用他,其实此人值得一用。他是革命党,又是青帮大头目,上海商会被青帮控制,他掌握了青帮,商会也就在他的手里了。中国的工商,上海要占三分之一,让陈其美当工商总长是最合适的。”

袁世凯对陈其美的了解,令唐绍仪大为惊讶。因为陈其美在革命党的头面人物中并不很出名,唐绍仪自己就不知道陈的青帮大头目的身份。这位老上司的政治才能真不可企及。唐心悦诚服地说:“总统识人用人之才,绍仪万不及一。陈其美比起张謇来又有超过之处。”

袁世凯颇为自得地说:“少川呀,领袖群伦的要诀首在识人用人。这方面,近世惟曾文正公做到家了。你以后当总理,也是行政领袖了,要好好读读曾文正公全集。这书能给你很多教益。”

北京,袁世凯私邸。

袁世凯一脸怒气,对在坐的唐绍仪说道:“参议院开议新阁员一案,也欲推黄兴管陆军,同盟会员覃振从南京急电上海各报说:组织内阁一节,袁公所提出阁员概属亡清旧吏,无一纯新人物差强人意者,此间军、政、学、商各界咸怀不平,暗潮汹涌。寻见南北混合之统一政府,势将破裂不可收拾,贵报主持舆论,最有价值,务希鼎力维持,大张公道,使袁公幡然醒悟,以融合南北感情,为今日救急之要义,万不可循私行诈,功亏一篑,致五大民族之新共和国陷于分裂之惨境,不胜祷盼。”

唐绍仪沉吟片刻,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总统所拟的内阁名单我很拥护,只是因南军力争陆军总长非黄兴不可,可改段祺瑞为总参谋长。”

军权是袁世凯的命gen子,他怒道:“什么都可以让,就是这个不能让!”

“既然如此,由段祺瑞任陆军总长,黄兴任参谋长。”

唐绍仪说:“总统的话实为金玉良言,《曾文正公全集》我过去浏览过一遍,没有细读,今后要遵照总统指示,好好读通。”

“少川,还有什么看法都一并说了吧。”

“总统,绍仪想内阁十个部,南方只占三个,他们可能会嫌少。教育部是个冷衙门,我们不如大方点,让给他们算了,而且南方有一个现成的教育总长,极孚人望,舍掉他不用也可惜。”

“你是说蔡元培吧!”袁世凯摸了摸刮得铁青的脸颊说,“我看蔡元培的确有一种雍容静穆的学者气度,身为革命党,能有这种禀赋,的确难得,且翰林出身,当教育总长自是很好的。只是杨度也出了不少力,应当重酬。他以前是学部副大臣,现在出任教育总长也合适。他这人书生气很浓,做别的总长都不宜,也只有出长教育,算是人地两宜了。”

唐绍仪说:“杨度长教育当然不错,但若与蔡元培比起来,资历上则差多了。蔡是前清的翰林,又做过学堂的监督,这些都比皙子强。另外,最重要的是,南方肯定认为三个部少了,要增加,如果他们提出要长陆军部怎么办?”

袁世凯点点头:“这还是需要惜阴堂去调解。”

唐绍仪又道:“总统留给南方的几个部,由南方自己来决定,这是很尊重南方的做法。不过,以后这几个部的总长就不会感激总统,他们只会感激自己的党派。不如干脆也由总统提名,当然提的是革命党。这样,他们本人就会感激总统了。”

袁世凯笑道:“少川,你竟然这样精明,将来可别用总理的职权来算计我哟!”

唐绍仪一惊,随即笑道:“哪能呀,到时若不称你的意,你一句话不就免了我的职!”

袁世凯收起笑容,说:“好,不说闲话了,就依你的办。我来提几个名字,你斟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