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212民怨(下)

212民怨(下)(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程德全拿着状元公撰写的漂亮文章摇头晃脑的念道:

“德全德薄能鲜,奉职无状,光复以来,惟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保卫安宁,别无宗旨。不图诚信未孚,突有本月十五日宁军之变,维时事起仓猝,诚虑省城顷刻糜烂,不得不忍一时之苦痛,别作后图。苦支两日,冒死离宁。十七日抵沪后,即密招苏属旧部水陆军警,筹商恢复。众情愤激,询谋佥同,连日规画进行,布置均已就绪,兹于本月二十五日,即在苏州行署办事。近日沪上战事方剧,居民震骇,流亡在道,急宜首先安抚,次第善后,并在上海设立办事处,酌派人员就近办理。德闳遵奉中央命令,亦即在沪暂行组织行署,以便指挥各属,筹保卫而策进行。窃念统一政府,自成立以来,政治不良,固无可讳。惟监督之权,自有法定机关,讵容以少数之人,据一隅之地,诉诸武力,破坏治安?看他语意,全是首鼠两端。德全与黄兴诸人,虽非夙契,亦托知交,每见辄谆谆以国家大局为忠告。我未之闻。即党见之异同,个人之利害,亦皆苦口危言,无微不至。乃自赣军肇衅,金陵响应,致令德全两年辛苦艰难,经营积累,所得尺寸之数,隳于一旦。哀我父老,嗟我子弟,奔走呼号,流离琐尾,泣血椎心,无以自赎。德全等不知党派,不知南北,但有蹂躏我江苏尺土,扰乱我江苏一人,皆我江苏之同仇,即德全之公敌。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一俟乱事敉平,省治规复,即当解职待罪,以谢吾苏。敬掬愚诚,惟祈公鉴!程德全、应德闳叩。”

程德全把这篇文章递给大家,笑道:“诸位,签字吧。党人多已失败,咱们联名发这个电,作为通告,对大家都有好处。”

自陈其美三次折戟制造局后,沪上绅商,已知陈其美不能成事。

“我等自愿就南北两方面,竭力调停,要求罢战。这个字,我签。”

西栅门外的松江军,尚在猛扑,更有学生军六十名,力斗不疲,几把西栅攻入,凑巧军舰上开一大炮,正射着学生军,轰毙学生三四十人,余二十人不寒而栗。没奈何携枪败走,松军为之夺气。

北军正击退苏军,并力与松军激战,松军死亡甚众,他只好觅路逃走;途次又被法兵拦住,令缴军械,始准放行。该军无法,乃将枪杆军装,一齐抛弃,才得走脱二十名。

学生军逃至徐家汇土山湾,困乏不堪,为慈母院长顾某所见,心怀矜恻,各给洋五圆,饬令速返故里。惟所携枪械,当令交下。学生称谢去讫。

自二十二日晚间开战,至二十五日,南军进攻制造局,已经三战三北,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不复成军。

亏得红十字会,慈善为怀,除逃兵外,所有尸骸,代为收殓,所有伤兵,代为收治,总算死生得所,稍免残惨。

说着,就有人上去拿起毛笔写下一个名字,又伸出拇指在印泥上沾一下,再摁上一个鲜红如血的指印。

有人开了头,后面自然纷纷有人上去签字拓手印。

“好!”程德全郎声道:“不知道那位愿意去请陈其美将司令部迁开南市,移至闸北?”

“我去!”

说话的人是红十字会长沈敦和,前清时为山西道员,曾婉却八国联军,壹意保护商民,晋人称他为朔方生佛。

但商民经此剧战,已是流离颠沛,魂上九霄了。

陈其美迭接败报,不得已招集散兵,令赴吴淞效力。

……

程德全的宅子里,上海士绅巨商汇聚一堂。

是时程都督德全,及民政长应德闳,驻沪已一星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