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诗书传情(第2 / 3页)
为何说“纷又起”呢?因为他从方方面面感觉到,上峰对于“双十协定”的履行,实际上停留在口头上,而真实的行动,却是在紧锣密鼓地组织备战。他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祥之感。
秦时月书罢,却觉得此诗全是伤时忧国之语,与儿女私情何干?于是又抄录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之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好诗配好字、好纸,精致得让人怜惜。
袁楚才本有妻室,在俘获美人心之后,也懂得珍惜,明里暗里让手下关照着梅映雪,一时,“忆秦娥”门庭若市,车如龙来马如流,生意独树一帜,让梅映雪赚了不少白花花的袁大头。
然而,不怕货识货,只怕货比货。这次秦时月的出现,让梅映雪惊醒。在英俊威武、多才多艺又重情重义的秦时月面前,袁楚才简直就成了一堆浊物。她几乎就是在毫不经意之间,便已经芳心暗许。
这以后,她开始差闻香为秦时月送花送点心。当然,为了掩人耳目,不是送去单位,而是送到秦时月的寓所。
几次三番之后,秦时月也明白了梅映雪的心意,但他心有所归,所以不为所动。梅映雪见秦时月没有反应,只有单相思的份,于是整日在屋内长吁短叹。心里还怪这怪那,连过世的老娘,她也开始恨上了。
是啊,都怪那狠心的娘啊。自从那一个寒假,她再也不许女儿前去庙下度假。那么小的农家小子,她也防着。
秦时月看了,自然明白其心意,想想再回避也不是个事,于是也想回赠一幅字。刚好晨起有感,吟有一诗,何不用上?走到案前,便将《端午有感》一诗,笔走龙蛇地写下来:
端阳之夜怀屈子,
愧对先贤意迟迟。
无限江山纷又起,
清宵坐断晓星低。
后来,梅映雪上中学,经常会有同学或学长向她示好,可母亲不是嫌人家没权就是嫌人家没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结果弄得梅映雪逆反心理发作,从此再不谈恋爱,直到多年后遇上有妇之夫袁楚才……
6月4日这天,是端午,店里做了粽子,结了香囊,门边窗上插了艾草,可梅映雪一副百无聊赖的慵懒样子。闻香见了,问他可有请秦团前来吃饭过端午节,梅映雪摇摇头,说:“电话打过了,办公室没人,可能是去办案了吧。袁县长倒是想来,我说身体不适,回复了。”
闻香看梅映雪失落的样子,劝她直接向秦时月表白就是。又不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了,怕什么羞?表白了,成就成,不成拉倒,省得拖泥带水。
被闻香一激,这温柔文静的梅映雪也野了一把,写了一首诗,附上几只香囊,连同一小篮粽子,还有一些水果,让闻香带去给秦时月。
秦时月见到闻香,请她暂坐,一边当面拆了信。里面是一张薛涛笺,上面以娟秀的小楷抄了一首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