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赵盼儿来了(第1 / 3页)
当年杨文礼给妹妹打的嫁妆,用的是上好的和田玉,取了一只手镯,剩下的边角料打成山水牌和平安扣,再小一点的就做成耳坠,手串。
杨文礼小时候在杨家长大,自然有些世家大族的讲究。
“红珠子是玛瑙吧?好看。”赵老四的心思蠢蠢欲动,“戴腻了再去买新的。”
玉石耳坠用的都是边角料,价钱一般都不贵,杨氏也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耳坠,基本每个月都不重样。
她拍开赵老四的手,“没钱。”
“自然是可行的,不然我也不会提……”杨氏缓缓说,“她如今归宗在家,父母兄弟正打算将人嫁出去换一大笔聘钱呢。”
二嫁的女人基本没有聘钱,就是两家说好,收拾行李住到男家,再去衙门迁个户籍就行了。
张氏再嫁也只是两家坐在一张桌子上吃个饭,连挂炮仗都没放,不是舍不得,而是二嫁都是这样的规矩。
有些人心黑,想从闺女身上再捞一笔聘钱的,就会把人嫁给四五十岁的老鳏夫,或者是喜欢打女人的屠夫。
要真是这样,还不如嫁给江财,至少他看着忠厚老实,还能挣钱。
赵老四微微直起身,“不可能吧,我都那么省了。”
“没钱。”杨氏给他算账,“你买桑树买蚕种不要钱了?还有簸箕、架子等,这么多东西都要花钱买,马上又要过年,年货得准备起来。”
杨氏歪着头,“我去说说,不过人比较急,估计没法子等一年了,江财要真有想法,得自己找人说说,表明心意,但也不能唐突了。”
赵老四心思不在这上面,他又玩着杨氏的耳坠,白色的珠子轻轻转动,色泽无瑕,质地温润。
“他那软蛋有什么胆子,敢牵姑娘的小手我都喊他一声大爷,平时在村里看到大婶大娘就埋着头走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瞎子呢。你去找那姑娘说说,帮忙牵牵线,能不能成就看他自己了。”
诋毁完江财,赵老四又凑近了一点,呼吸全打在杨氏脖颈处,“怎么没戴那对红珠子耳坠了?”
“都戴一个多月了,腻了。”杨氏什么都少,但耳坠足足有两匣子,金银玉石的都有,光不同料子的翡翠耳坠就有二十多对,价钱从几百文到几两银子不等,最贵就是这一对白玉耳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