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朝堂形势(第2 / 3页)
但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一原则,这三个小团体自然而然抱团取暖,靠向了内阁,与东林党在朝堂上形成对立之势。
至于东林党和内阁为何不对付?那就不得不提原本崇祯那倒霉催的亡国君。
崇祯是庸碌,但他并不傻,自从他登基在东林党教唆下废除魏忠贤一党后,他也逐渐发现东林党把持朝政。
所以便扶植了以温体仁为首的内阁与东林党互相制衡,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东林党的官员又怎么入得了内阁。
可悲的是崇祯压根就不懂制衡之道,一手扶植的内阁不但没能制衡东林党,反而让两方势力越来越庞大。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呀!”
“若是放弃征收北地所有赋税和两饷,国库将更加空虚,难以为继,还请陛下三思。”
内阁首辅一发声,内阁的张志发、薛国观、刘宇亮也跟着附和起来,唯有同在内阁的孔贞运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默不作声。
紧接着浙党、楚党、齐党的官员也跟着附和。
一时间整个金銮殿,掀起了“请陛下三思”的浪潮。
无论是重新复起,如日中天的东林党,还是容纳了浙党、楚党、齐党的内阁,都隐隐有和皇权分庭抗礼的趋势。
面对这样的朝局,穿越仔是否会妥协?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崇祯坐回龙椅目光锐利的扫视着众人,冷笑道:
“三思,有什么可三思的?”
“过去朕就是想得太多,才把大明治理成如今这样。”
唯有东林党以及诸如张之极,蒋德璟,范复粹,郑三俊这样的无党派官员无动于衷。
东林党不发声,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赞同崇祯不征收两饷和减免赋税的说法,而是他们向来与内阁和浙党、楚党、齐党不对付,所以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声。
至于无党派官员,也就寥寥数人,他们是否发声都左右不了朝局,是以只能保持沉默观望的态度。
要说浙党、楚党、齐党为什么会跟着内阁附和?
这都是党争惹的祸,浙党、楚党、齐党这三个小团体成立之初本是为了自保,应对东林党的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