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沿河撤退(第3 / 4页)
黎嘉骏心神不定,说实话她对那些难民的态度并不好,毕竟人家是占了她家的陌生人,她没赶他们已经很好了,实在做不到和颜悦色,昨晚吃那碗面的时候她是有考虑在离开之前和这些人好好相处的,却不想行动还没开始,人却已经遭逢大难,她真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去见他们。
两人相视苦笑。
“记我的。”余见初道,语气不容置疑,“走,后院。”
“终究还是一同到前线当记者了。”李修博感慨,“有耳闻您今近日的经历,实在是……不知如何说。”
“我,我和你去看看。”她再没了半点不自在,努力平静下来,只是声音还有点漂移,“阿坎,帮个忙,麻烦您跑一趟,置办点吃的吧,多弄点,记我账上。”
她不大清楚余见初在码头是个什么角色,只能把他推出来自由发挥,余见初倒没什么特别反应,只是上前两步做了个揖:“各位,在下余见初,负责码头雇佣事宜,昨夜亲见三人于日寇轰炸中牺牲,听闻三人家有高堂妻幼,于心不安,特上门慰问,战事吃紧,大家生活不易,若有什么帮得上忙的,我余见初一定尽力而为。”
卢燃无法,叫了车跟在一边,没一会儿就问一句:“黎先生您好吗?”“黎先生您行不行?”搞得黎嘉骏很是烦躁:“死不了!别吵!”他才讪讪的闭嘴。
黎嘉骏连连摆手:“别别别,我不是你们东家,我又没让你们做什么,我就是听说……哎,节哀顺变。这,这位是余先生,他来看看你们。”
虽说办事处就在苏州河附近,但是跑起来还是要许久,等快到的时候,天色已经微暗,远处隐约可见火光,已经被所有人习惯以至于下意识忽略的的枪炮声又隆隆而来,迫在近前,远望河对岸,闸北区现在已经一片废墟,几乎看不到什么高楼,到了河边,密密麻麻的都是人。
他们不认得余见初,喊的是黎嘉骏。
“那就别说了,说说现在吧。”黎嘉骏心里的感慨也就一闪而逝,她隐约觉得经历了前阵子那些阵仗,她的心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硬了起来。
三兄弟!黎嘉骏脑海中呼的划过那个平和多难的老母亲,又觉得自己未免太过多想,可无论如何,不管是谁家死了三兄弟,这未免太过惨痛。
“日军增援登陆了,国·军准备西撤,不在这儿恋战,上海地势太平,不好打。”李修博回头看看,那些谈笑风生的洋人记者,压低声音,“看来那个说法是真的,上海主要是打给这群人看,争取国际影响,你瞧,他们多开心。”
余见初点头,表情平静:“我们雇了力夫连夜搬货,遭到了轰炸,有三兄弟都死了,我想亲自上门看看,却不想就到了这。”
黎嘉骏也回头,看着那些夜色中的洋人记者,他们和夹杂其中的中国记者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一边拿着咖啡糕点,时不时拍照摄像,还对着河对岸指指点点不亦乐乎,另一边则表情沉凝,不是拍照和做笔记,就是呆呆的望着对面,有个男记者拍几张照片就用袖子擦擦眼睛,擦过了继续拍,拍好了再擦眼……
黎嘉骏在卢燃的搀扶下下了车,两人并没有挤进去,而是登上了旁边一间咖啡馆的露台,那儿很多国内外的记者站着,他们有些拍照,有些聊天,有些还在录像。
胡思乱想间,她却已经跟着余见初走到了后院,一些正说着安慰话的女人看到他们,纷纷转身,有些惶恐的看着他们,顺便扯扯一个哭得厉害的女人的衣服,那女人转过身,抹着眼泪鼻涕看过来:“东,东家?”
一个眼熟的人走上前来,正是三二年的时候和她抢着上长城前线的小李李修博,几年不见他已经颇为成熟,表情沉静,看到黎嘉骏也是一愣,但也只是点点头,随后就让卢燃走到他占着的露台上去拍照,等卢燃站好了,他才轻声问候:“黎小姐?”
东家吧,她也不向他们收租子;朋友吧,不现实,人家估计也不认……
黎嘉骏颔首:“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