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179章 江东战略

第179章 江东战略(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有!

萧家就在武进,与扬州只有一江之隔。

刘彻和李世民,都想分割地方大员的权力。

刘彻办不到,因为治理需要文书,文书在竹简时代的流通极其缓慢。

李世民也只能往前走几步,因为大唐的纸张还很贵。

直到宋朝,造纸业和印刷产业爆发,宋朝就有了精细化权力分割的底层基础。

那么回到李倓的身上,他想要干什么?

管理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最基础的是什么呢?

是信息的传递。

在文字发明之前,一个部落领袖最多只能管理数十人,优秀的领袖的极限值是150人。

当文字发明后,管理范围大大增加,人类开始出现小型城镇,权力开始出现,例如夏商。

当乘载文字的工具变得便捷之后,城镇开始扩张,国家开始出现,例如西周、春秋战国。

他当然想要对淮南道和江南道做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资源办大事,动员能力强悍,能随时调动钱财、人口和制造品。

但精细化管理的难度极大。

目前他能做到的也就只是在对扬州七县做精细化管理,扬州以外的州,官员还不是他的人,权力结构也还很有大唐原始特色。

那这与萧家有什么关系呢?

当乘载文字的工具变成竹简,并且文字被统一,帝国就出现了,例如秦汉。

当纸张被普及,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开始变得强有力,例如唐朝。

当纸张价格下降,印刷产业兴盛,地方权力架构就可以变得精细化,例如宋朝。

权力的变更,与生产力是分不开的。

可以解释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