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李隆基的真实意图(第3 / 4页)
推荐小说:
李倓打开看完,确实心中了然。
李倓随手打开看完,笑道:“很不错,头三个月,我们手中的造纸厂已经赚了三十万贯,我们的造纸厂今年赚两百万贯,就能达标。”
“铜钱呢?”武意好奇地问道,“我们是不是还要依靠铜钱的?”
“铜钱已经不是问题了。”
说话间,突然一条大鱼上钩。
李倓用力提上来,武意忍不住道:“好大一条鱼。”
清河郡甚至有“天下北库”的称号。
这都是为了方便快速供给范阳和平卢。
历史上,安史之乱的时候,清河郡是安史叛军重点争夺的对方。
那么问题来了,地方上要调运物资到清河,许多执行层面的东西,都还是需要依靠地方官和地方世家共同协作去完成。
就目前,大唐是离不开世家的。
李倓却看着清晨波光粼粼的湖面说道:“这湖里可不止这一条鱼。”
武意确实没有听懂他这话,认真地作答道:“要把这湖里的鱼都钓起来,恐怕很难!”
“不需要全部钓起来,湖里没有鱼了,岂不是成了一汪死水,只是现在有些大鱼胃口极大,我放一些诱饵过去,他们就立刻咬钩了。”
李倓整理好钓竿,武意则将密封的文书取出来呈递过去:“郎君,这是李逸传来的消息。”
“看来我们在江东的举动,总是能在长安激起浪花。”
毕竟平民阶层的力量崛起,要等到宋朝大开科举之后。
李隆基的态度,很自然地就传达到了李林甫那里。
李林甫心领神会。
四月下旬的一个早晨,李倓在河边钓鱼。
“郎君,公辅的信。”武意在堤岸边翻身下马,将元载的信送到了李倓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