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李隆基的愤怒(第1 / 4页)
推荐小说:
眼下最重要已经不是井然有序地撤退,因为井然有序地撤退需要提前做很多事。
最重要的是赶紧退守潼关,能有多少人退过去就退多去。
高仙芝和封常清带着一部分精锐以及陕州官员,也是仓促离开。
等安庆绪在四月十六日抵达陕州的时候,发现陕州已经快空了,只有一部分人行动缓慢。
安庆绪向安禄山写了汇报之后,立刻去追击撤退的唐军。
四月中旬,驻守陕州的唐军慌忙撤军。
高仙芝命人将一部分物资发放,士兵和民众瓜分之后,便仓促往西撤。
这个案例再一次证明一点:撤退比进攻要难一百倍!
庞大的组织,讲究的是规矩,稳定的是人心。
而军事撤退的时候,军心往往是最薄弱的时候。
四月十六日傍晚,高仙芝放弃陕州的汇报放在了李隆基的桌案上。
李隆基的脸阴沉得可怕。
边令诚的奏疏是这么写的:“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意思是封常清妖言惑众,动摇军心,高仙芝放弃陕州,导致叛军西进数百里,还贪污军粮。
更何况是眼下如此仓促地撤退。
即便是高仙芝这样的名将,也无法做到军队井然有序了。
怕是连韩信来了也做不到。
名将最忌惮的就是唯心论:我觉得我可以!
名将最牛逼的地方在于能客观地认识现实情况,根据现实情况来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