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长安和潼关的博弈(第2 / 4页)
推荐小说:
李倓笑了笑,喃喃道:“会逃跑。”
对于李倓的话,武意似懂非懂地说道:“太子党抬头,圣人为何就不杀杨国忠了呢?”
“因为杨国忠一定会打压太子党。”
“可是杨国忠和郎君是好朋友啊!”
李倓颇有深意地看着武意,说道:“政治场上,哪有永远的朋友?”
“郎君之意是……”
“圣人为何不想杀?”
“因为杨国忠是贵妃的兄长,杨国忠又是宰相,绝对支持圣人,现在安禄山谋反,圣人的威望大损,朝堂上下早有人提出传位太子,太子党在此时已经抬头。”
李倓平静地说着。
“往日,太子党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没有人敢为太子出头,现在不同了。”
现在确实不同了,正史上,为什么有马嵬驿之变?
“杨国忠的宰相之位来源于贵妃,贵妃之所以是贵妃,是受到圣人的宠爱,所以杨国忠想要保住宰相之位,只能坚定地站在圣人这一边,他不会允许太子党在这个时候搞事的。”
顿了一下,李倓继续说道:“同样,圣人也不会再这个时候杀杨国忠的,杀了杨国忠,太子党就没有人制衡了。”
“原来如此。”武意不由得感慨政治权谋实在过于复杂,同时也佩服李倓的聪明。
“杨国忠最害怕,如果一旦有传言说潼关破了,或者又有传言说各地都请求圣人诛杀杨国忠,杨国忠会怎么做呢?”
武意摇了摇头,还是不懂。
其实在安禄山举兵造反的那一刻,李隆基的威望就已经大损。
安禄山南下中原,朝廷就已经有人提出传位太子。
包括李隆基自己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他还是没有主动传位。
安禄山攻破洛阳,李隆基恼羞成怒,把气全撒在高仙芝和封常清身上,其实是找替死鬼。
后来李隆基逃出长安,在马嵬驿突发兵变,是下面人一次情绪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