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326章 李隆基回长安

第326章 李隆基回长安(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再之后,越来越多人开始传。

一是想要玩政治投机的,他们快速开始派人巴结李倓以及身边的人,想要投资。

例如萧嵩之子萧衡,就主动登门拜访,借着江东萧家这层关系,快速见到了李倓,并且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李倓的支持。

萧嵩虽然已经去世,但毕竟去世才两年,萧家在长安积累的人脉尚在。

萧衡能调动的政治资源是有的,如果再给他提高一些政治地位,他就更明显了。

李倓也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提到了萧值,表示在江东的时候,就与萧家关系融洽。

这和太宗皇帝当年拯救长安,难道不是一样吗?

中午的时候,在长安城西北的富人区,就有人传闻建宁郡王是太宗皇帝转世,来拯救大唐的。

还有人把建宁郡王之前做的事情翻出来,开始传颂。

说建宁郡王改良了造纸术和纺织术,据说去年突然在长安流行的精盐,也是建宁郡王制作出来的。

西北的富人区,商人比较多,他们提的都是与商业有关的。

此次他北上勤王,萧家在财力和物力都有支持,以后你萧衡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来找本王。

双方都有各自的诉求,在此时达成了一致。

到了下午的时候,长安街头不知从哪里又流传出了新的说法。

说建宁郡王应该担任天策上将,节制天下兵马,才能保住眼前的局面。

这个声音起初还是在城西北流传,可很快就流传到了城东北的权贵区。

而在长安城城南,则更多是平民,他们流传的故事和西北城区还不太一样。

传闻建宁郡王在江东杀贪官,分田地,想要恢复到大唐初年的田地制度。

这个说法,立刻在平民居多的城南流传开。

连城外的流民们也跟着在议论。

至于城东北的达官显贵,就分两个派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