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先抄一笔家再说!(第2 / 4页)
推荐小说:
“多少粮食?”
李倓端坐在那里,面色平静,但心里已经开始激动起来。
好家伙,韦家居然有四十万贯铜钱!
这是什么概念?
大唐开元全盛的时候,一年也就猜铸造四十三万贯。
这说明什么?
“圣人,杨国忠在外面求见。”张旸急忙进来道。
李倓却故作震惊,说了一句:“还让不让朕休息了,让他进来吧。”
杨国忠进来后,李倓连他行礼的机会都不给:“找朕什么事?”
“陛下,已经全部抄家完毕,这是统计。”
杨国忠不识字,而且不要脸,没有节操,对吏治一塌糊涂,毫无逻辑,但他有一个特长:算账。
说明绝不是韦见素、韦益这两代人的积累,而是数代人的积累。
杨国忠说道:“那韦家的铜钱,都埋起来了,臣让五百人挖了半天,又临时调了五百人过去数钱,钱都堆成山了,挖了好大一个坑。”
“还有还有,那粮食堆积在仓库里,有许多都已经发霉了,烂掉了,连狗闻了都摇头啊!”
李倓急忙问道:“一共多少钱?”
“七十万贯铜钱,至少有那么多,很多人手都数抽筋……”
当年在剑南道,他就是在军中管理粮食,管得很好,才被鲜于仲通看中。
李倓接过杨国忠手中之物,却放在一边不看。
杨国忠说道:“李献家中抄出十万贯,粮食一万石,古董字画、奇珍异宝价值十万贯。”
“徐峤家中抄出二十万贯,粮食五万石,奇珍异宝价值二十万贯。”
“韦家抄出四十万贯,粮食十万石,奇珍异宝价值价值三十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