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给史思明下套(第3 / 4页)
推荐小说:
李倓看着康阿义,说道:“卿以为左相之言如何?”
“臣以为甚好,希望陛下到时候下令讨伐史思明,能让臣做前锋。”
“朕此次召你来,是希望将清河交给你来镇守。张巡去了沧州,在北伐中清河至关重要。”
康阿义怔了怔,情绪更加激动:“罪臣失察,导致数千将士丧命于史思明之手,圣人还要重用罪臣,罪臣何德何能。”
“国朝正是用人之际,那些人的死,也不是你的问题,朕听说你还赶到清河,去通知过张巡,你对大唐的忠心,朕心中非常清楚。”
史思明来这么一出,李倓如果拒绝,那么官员、军队、百姓都会认为皇帝固执,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珍惜?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识破史思明。
就像绝大多数人,一听领导说下个月给你加薪,你一定会相信一样。
谎言的威力在于,它似乎符合逻辑。
例如史思明已经杀了李立节,相当于给了投名状,这还有什么不相信的呢!
“承蒙圣人信任,罪臣一定在清河尽忠职守!”
“好!好!你的范阳副节度使的官职,朕给你留着,希望有朝一日,你能去幽州,成为幽州节度使!”
“是!”
李倓又转身看着元载:“人头在何处?”
“已经送到了门下省。”
人家都跟安庆绪割裂了。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史思明早就想自立。
政治的舆论高地,不能被史思明抢走,得我在长安城里的大唐皇帝手中。
否则天下人私下不但会议论,军队还会在北伐的时候,失去斗志,最后将一切过错归咎于皇帝。
所以政治问题,从来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