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综影视:卷王娘娘她恃美行凶 > 第218章 了无遗憾

第218章 了无遗憾(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民心啊。

这个时候,百姓心中想的会是什么?

会不会是朱高炽在《北平新政》中强调着的‘人民’二字!

……

而除此之外,他与朱高炽所协商的北部特府的政策也可以逐步安排下去。

《北平新政》,道衍愿意这样去做称呼。

道衍认为他们如今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根本不用担心朝廷察觉之后派专人来制止,因为他们要的就是这一份对比。

《北平新政》主打一个公平,能者多劳、付出多、回报多,家家有饱饭吃、有余银可以花,甚至将连诛、连坐等酷刑更改为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荣誉感,和少量的禄补。

受他们燕王府控制的四支商队,已形成竞争关系的早早打入了东部蒙古的市场,

并且贸易往来关系已达三年,与鞑靼中近十五个部落签订了长期采买协议,并且互相有‘亏欠’,或是提前预支金钱、或是提前预支货物。

这日常用品采买中,因着北平或京城新兴起的潮流,额外加入大量的羊毛也不足为奇。

如今早已有不少蒙古部落归顺于朝廷,正规军中也不乏有着蒙古这边的异族人。

若是他们北平能主导一场对蒙古的、非武力性的收编,那么届时在战争中他们将会拥有数之不尽的战马以及一支以万为单位计数的军队。

老百姓看重生存,尤其更喜爱这些‘免费’的禄品发放。

这种仁政之下的约束,未必不会比酷刑来得更有用。

因为《新政》中,并非是不惩戒违法、犯法之人。

在这样对百姓极其有利的新政下,朱允炆派人来了,一切回归原点,什么都没有了。

所谓不满,便是曾经拥有过,如今被掠夺走了。

口号便是——破坏同胞家园安定者,非远必诛。

毕竟这稳定的贸易链条构建完毕后,朝廷动了北平燕王府,就相当于断了蒙古部落的安定与富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凡事只要关乎到今晚这口热饭、今晚的炕头是否能安睡上,那便是岂能不敢为的大事。

在经济与富足的蛊惑下,不出三代,蒙古必亡,

甚至在辅以未来朝廷军队对西部蒙古瓦剌和更远处分裂的蒙古帝国残党的讨伐屡战屡胜后,当年偌大的蒙古帝国全领土版图尽数纳入大明疆域也指日可待了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