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野心(第2 / 6页)
在满岁宴过后,皇嗣们的命名,是近些日子文官们最关心的话题。
女帝很乐意采纳大臣们上谏的名字。
六个儿子的名字最终依次被定为,
赵顼,赵颢,赵颜,赵頵,赵颂,赵颀。
而正巧,姚依依却也以为,墨兰是在自己几句只言片语的‘无心之言’中,就顿悟了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心中暗自感慨,同样生而为人,大家的差距却竟然如此之大的同时,对如今朝代的局势也愈发的安心。
历史便是最好的验证。
三权分立、州联邦制度的某先进的灯塔,不过百年就已经礼崩乐坏了。
而且中央集权的帝王,在大决策上有足够的话语权,若是他们死了几百年以后出现了动乱,也不用担心秦桧之辈……
君子也瞒啊?
而且……如此一来,这两年小盛大人只字不提娶妻一事,当年被太皇太后逼婚的时候都没有找女子即刻成家,也总算是能自圆其说了。
朝堂之中出了位女帝,如今再多一位女亲王,根本不算是件怪事。
如何反驳,从何处反驳?
况且就算真能反驳,又有这个必要去触碰那得天庇佑的女帝的龙鳞吗?
不过最好是能完成真正的国家民族大一统。
如今大部分的观念依旧处于,非‘中原’人便是异族,通过一些试探姚依依总觉得墨兰是不一样的,她的思想格局远超过这个时代的凡人。
这种时候,姚依依也会没来由的开始想,在这允许成精的年代,莫不是真有人受命于天?
*
孩子们在这半年中,都未曾有过一点病症,女帝亲自主管他们的衣食住行,虽说很多养育小儿的手段让太医们看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但是眼睁睁的瞧着皇嗣们日复一日的康健,从极小极轻到了甚至远超同月龄小儿的健壮,太医们纷纷忏悔着自己的无知。
……
宋朝的皇帝手头的政务远不如明朝,更何谈比之清朝康熙、雍正年间。
所以在墨兰自登基时起,就在暗中蚕食朝臣手中的权利,逐渐的完善属于帝王的中央集权。
历史足以证明,在一个庞大的组织之中,拥有绝对话语权和掌控力的人只有一个就够了。
士大夫的时代,可以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