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卖数据线的搞光刻机光源(第3 / 6页)
徐申学道:“辛苦曹教授了,搞光刻机嘛,哪有容易的!”
“投入太大,市场太小了!”
曹星辰说着的时候,都是有些感叹:“不过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领域的特殊性,所以我们研发部门里的很多专家们,才会愿意接受我们的邀请过来一起研发。”
“光刻机这东西啊,终究还是要有的!”
“这不,虽然这项业务一直在亏损,但是我们还是用尽全力,最终把这个被用于深紫外光源的镜片组给搞出来了。”
说到这,曹星辰嘴角都不由得弯起来……尽管嘴上各种抱怨,但是真正说到成果的时候,还是相当的自得!
仅此一项,就足以让他们成为当下华夏最顶级的光学企业。
因为在国内,根本就没有第二家企业能够商业化生产这种超高净度的镜片……
“为了制造这些光刻机的镜片,我们光是各种先进设备的投入就达到了一亿多美元。”
南江科技的研发总监曹星辰相当感慨:“除了设备还有研发团队,光是研发团队就有五百多号人,里面不少都是国内一流的顶级光学材料专家,很多都不是为了待遇来的,纯粹是为了理想来的!”
“然而即便如此,光刻机镜片的研发费用也比我们公司里的消费级镜片研发费用更高!”
作为一个国内老资格的光学领域的从业人员,曹星辰比谁都清楚国内光学领域的落后,也拥有一个追赶先进国家光学技术的野心。
要不然当初身为某研究院副院长的他,也不会在接受了徐申学的邀请后,毅然辞去了研究院副院长的职务,成为了南江科技的副总经理兼高级研发总监,全面统筹负责光刻机镜片的研发工作。
顺带还在南江科技的安排下,接受了隔壁广城大学的邀请,担任客座教授,教光学领域。
如今在自己的带领下,国内光学领域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技术突破,哪怕以后老了临死,他临死前最后一口气都得对人说:国产第一台duv光刻机的镜片,老子带着人搞的……老子搞的!
必须说完才能咽气!
“同时光刻机镜片的生产工艺极高,成本也高的很!”
“然而光刻机镜片虽然技术含量极高,单价也算很高了,但是出货量却是太小了。”
“到目前我们的光刻机镜片只有一个客户,那就是海湾科技,一共也才出货了两百多套,主要用于i线光刻机以及krf光刻机,包括前道和后道光刻机。”
“最后算下来,这就是个赔钱买卖!”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光刻机的特殊性,从商业角度来说,恐怕没人愿意搞这种光刻机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