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民族的未来(第4 / 4页)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人从他的讲话中回过神来,送上了第一声掌声。
进而,掌声雷动,震耳欲聋。
林朝阳的道理讲的非常透彻,在场众多人不禁颔首认可。
“一个民族自己的过去,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
理论上来说,这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中国人,我们中华文化就不会灭绝。
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抛弃了我们的文化,那么,我们这个民族还有过去吗?
一个没有过去的民族,还会有未来吗?”
但这无论如何顽固,也仍然是要消灭的。
比这些观念和习俗更难被时间铲除的,是民族的某些本能和才具,如他们身上的某些哲学与社会倾向,某些对道德的看法,对自然的了解,表达思想的某种方式。
要改变这个层次的特征,有时得靠异族的侵入,彻底的征服,种族的杂交,至少也得改变地理环境,迁移他乡,受新的水土慢慢的感染,总之要使精神气质与肉体结构一齐改变才行。
丹纳是个‘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他对于文化的某些见解不需要被我们完全赞成,但他至少从某一侧面帮助我们领悟到了所谓文化的层次。
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珍视我们民族的文化,将所有的东西都一股脑的视为糟粕,封禁焚烧,大家想没想过长此以往的后果会是什么?
林朝阳的一声声发问直击在场众人的心灵,振聋发聩。
最后,他用坚实而铿锵的声音说道:
“我们的文学应该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枝叶难茂;根若深,则生机勃发。
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再次涅槃重生,光耀世人!”
话音落下,座谈会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沉浸在林朝阳震撼人心的讲话中,久久沉吟。
——民族文化的毁灭、民族自信心的低落。”
林朝阳说到这里,声音低沉,痛心疾首。
他的声音一直不高,可众人却听的越发沉重。
大家都学过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经历了百年屈辱史,直到现在,国内的民族自信心依旧在低位徘徊。
这其中的原因细究起来有很大的复杂原因,但或主动、或被动的民族文化的毁灭确实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