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文豪1978林朝阳陶玉书 > 第177章 让人眼热

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找你呗。”

“有事啊?”

但《渴望生活》引进之后在国内的广受欢迎,说明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真正重要的还是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恰好,《梵高之死》也是这样的作品。

而且在如今这个时候,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几乎成了社会的共识,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许多当代外国作家的作品被引进后在国内广受欢迎,但国内许多当代作家的作品却并不受读者们的待见。

这里面当然与嗡嗡嗡十年的文学人才断档和文学发展停滞有关,但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就是,许多人已经开始养成了崇洋的思维惯性。

彼时彼刻,梵高仍然是个不知名的画家,没有出版社会为一个默默无闻的画家树碑立传。出版社是要赚钱的,这样一位毫无名气的画家,他的传记作品哪里会有读者买单呢?

直到1934年,英国的杜朗格林出版社同意出版这部作品,但也只印刷了5000册。

《渴望生活》出版之后,很快便在读者群体引起了反响,销量与日俱增,出版社不得不多次加印。

此后多年时间,《渴望生活》被多个国家的出版社引进出版,翻译成了80种文字,销量超过2000万册。

1983年,《渴望生活》被翻译成中文引进到国内,成为当时无数文学青年的床头读物,打动了无数读者,也影响了许多人。

这当然不是某个人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氛围在陡然之间的集体转向。

这种社会氛围和舆论的转向不能以某种单纯的角度去评论,但确实对于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梵高之死》的故事是以梵高这位西方伟大画家的生平为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作品反而可能更容易受到现阶段许多读者的追捧。

接完了电话,林朝阳回到借书处,看见李拓正站在那里。

“你怎么来了?”林朝阳问。

海子在读过这部书后还曾专门创作过一首诗歌《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向梵高致敬。

《渴望生活》这部作品本身的质量当然是出类拔萃的,但让这部作品能够受到全世界无数读者喜爱并且产生重要影响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梵高本人。

一位天赋卓越、才华横溢的画家,生前困顿无名,却在死后声誉日隆。

他的天纵才华、他的苦难经历、他的不被世俗所理解,才是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在后世,一个中国作家写这样一部以外国人为主角的小说,多多少少会有些水土不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