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文豪1978林朝阳陶玉书 > 第206章 就非得分个派别和山头?

第206章 就非得分个派别和山头?(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笔者认为无论是何种艺术,应当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不应受到过度的政治干预,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多样性和开放性。

过分强调文艺作品给人民群众带来精神污染,很可能会抑制文化和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不利于国家的整体进步和民族自信的提升。

在文化界的讨论中,我们应该遵循科学原则、艺术创作准则,切忌上纲上线,过度解读,对个人自由和权利造成侵害,我们应当吸取历史经验,不要走老路、走回头路。

洪子成便把情况解释了一遍,事情说来话长。

今年二月份,美学学者李泽后在《文艺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画廊谈美》。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为近几年萌生的一些文艺形式和文艺青年们做辩护,文章说这些青年们的思想和情绪都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了自身的情感和心声。

仅就文章内容而论,并没有多大的问题。

但结合了前一年《今天》停刊、星星画展被点名批判后的种种迹象,这篇文章引起了一部分文化界保守人士的不满。

“这么说,我在香江还有了些名气?”林朝阳笑着问道。

“也就文学这个圈子有些名气,你问普通市民是没人知道的,还得努力啊!”李翰祥挖苦了他一句。

林朝阳点了点头,“懂了,就跟你在内地的名声差不多。”

李翰祥顿时语结。

翌日上班,洪子成下午没事跑到了图书馆,问林朝阳:“朝阳,你对《文艺研究》上批评《梵高之死》的文章怎么看?”

《今天》也好、星星画展也好,在文化界被许多人视为是散布形形色色资产阶级和腐朽没落思想的精神WR,李泽后的这篇文章无疑是在试图给这些人正名、翻案。

文章发布之后,很快就有人发文进行了批判,然后引起了一阵激烈的讨论。

本来这事跟林朝阳也没什么关系,可就在这个月,《中国青年报》上突然发表了一篇题为《从<梵高之死>看艺术的开放与包容》。

文章列举了《梵高之死》中的部分情节,用以诠释笔者自身的观点。

文章中说:小说中的梵高为了艺术疯魔虽然仅是个例,但也说明了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需要付出和消耗的心力,将之轻易的归结为精神WR,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什么怎么看?”林朝阳一脸茫然。

“你还没看?”

林朝阳摇了摇头,“批评就批评呗,这不是正常的吗?”

洪子成见他并不了解情况,说道:“这个批评可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