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攀比不行吗?(第1 / 1页)
郑济国说,“别听那帮人瞎说,考个大学哪那么容易,明年高中也要从两年改成三年,现在从初一开始到考大学要六年时间,谁知道艳艳的成绩到高考的时候能怎么样,这些年咱千万不能让她在学习上松劲,她把学习搞好了,也给芹芹和烨烨起个好榜样。”
郑济国最近在忙辛屯第二套综采设备引进的项目。这套设备,最后定了用国产设备,矿上原想着用跟上一套一样的西德设备,这样操作起来更简单,备件也方便,矿上和局里报到部里,部里研究了一年多的时间,最后还是决定用国产设备,韩铁参加完局里的讨论会,在矿上的碰头会上说,“国家的外汇一直很紧张,西德设备是留西煤田的一个试点,从试点情况来看,虽然成功,但这只是第一步,从长远来看,我们一定要消化这些设备,不然我们的生产设备一直卡在外国人那里,现在部里面有几个煤炭研究院和煤机厂在研究这些设备,他们也会到矿上来实地考察,各科室要全力配合,以后用上咱们国家自己生产的综采设备,咱们才算大功告成。”
韩铁到了辛屯近两年时间里,矿上的生产工作又是出奇地顺利,这两年,井下没有再出三个人以上的大事故,第一年死了两个人,第二年死了三个人,都是片帮冒顶等局部小事故,主要的指标上符合现代化矿井的标准,准备申请部里的第一批现代化矿井。
局里面现在对于超产的煤都有奖励,这几年矿上连续涨了几次工资,奖金也都不少拿,职工的心气也就很高,虽然矿上最近抓了一些人,但大多是北楼的待业青年,跟煤矿生产没关系,这种事在哪个地方都不少。
现在辛屯已经成为整个刘园矿务局产量最大的一个生产矿井,有刘园最早的综采队,煤尘爆炸事件后,通防副总工程师搞了注浆防尘技术获得部里的认可,部里面也考虑把与综采配套的矿压监测技术作为系统内的革新推广项目,他身边的几个老伙家开始给他提点,“你是刘园矿出来的,在贺庄矿和辛屯矿又干了不少年,在各矿一把手里年富力强,下一个副局也应该轮到你了。”
盖爱琴虽然感叹了张大强的处境,但她最近心情大好,因为郑济国的处境这两年突然变得很顺利,当然处境好的不止郑济国一个人,而是跟郑济国一样的一些大学生。
最近国家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原来的臭老九都是靠边站,工农兵谁都比他们红,单位上有什么风向,先斗这些人,涨工资这些事,肯定与他们没关。现在,这些人一下子吃香起来,原来叫技术员,现在叫工程师,涨工资优先他们,提拔也优先他们,分房子时,还优先他们,矿上盖家属楼时都要按文凭学历对待,原本矿上计划要盖几栋工人楼和干部楼,局里面讲这跟中央精神不符,换成一栋教师楼一栋医生楼和两栋工程师楼,大学刚毕业的助理工程师都能分到两室的房子。
郑济国前一年先提拔到综采科的科长,连着涨了两次级,级别已经到了十七级,基本工资上到九十五块六,还有浮动两级,加一起一百二十多,家里又在工程师楼里换了一套大三间。
盖爱琴当然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关起门来对郑济国讲,”你看树海,跟你是初中同学,初中都没毕业,来辛屯的时候就是个要饭的,这些年工资可不比你少拿,比你提的早,工资比你拿的还多。“
郑济国说,”济国是咱自己人,咱干什么跟他比。他人本来就不笨,是因为那年头摔倒了,家里也供不了了,这才退学,不然也可能有正式的文凭。再说,他在辛屯,有后台,吃苦吃的多,光陪着枪毙,要搁我,吓都吓死了。出了门,可千万不能这么说。“
他开始积极地往局里跑,有事没事往秦局长办公室转一转,在其他几个副局长那里坐一坐,他都听到了一些关于自己要提拔的风声,没想到接下来接连发生的两件事情,虽与生产没直接关系,却搞得辛屯矿人心惶惶,让他的升迁前景一下子黯淡了许多。
盖爱琴又讲,”好,好,树海是自己老乡,咱不比,可严德静,来的比你晚三年,还是‘反动学生’,人家现在都已经是总经济师了,十五级,那也算矿领导。“
郑济国还是不酸,讲”这又有啥比的,德静人比我活范,地震时人差点摔死,大腿上都插了钢钎,缝了几十针,比我苦得多了,他在这一拨大学生里最早提拔的,没人红眼。要比,就说老吕,来辛屯时还是党员,现在也还没提起来呢,不用比,人比人,气死人。“
一提起吕兴全,盖爱琴确实也没了心性,再想想吕世杰,原来被学校里夸得跟个神童一样,这不,他没考上善国一中,自己家的大闺女郑艳平时温温吞吞,学习上总显不到她,去年却一下子考到了善国一中,现在曲秀瑛见了她,感觉都没原来的腰杆直。
善国一中是地方上的学校,教育质量比刘园矿务局中学好不少,文革刚结束的时候,辛屯学校还有高中,但辛屯的学生初中毕业一半多都招了工,高中班没多少学生,后面就停办了,读高中就去读刘园矿务局中学,像魏晓丽的弟弟妹妹魏晓娜和魏晓东读的就是矿务局中学。
善国一中原来不向煤炭系统的辛屯矿招生,刚从去年开始才向辛屯矿开放招生,初中和高中都可以报考,每年给几个报考名额。郑艳几个人是放开后第一年考的初中,没想到一考竟然考了进去,进了善国一中那可就是一只脚踏进大学的门,医院的大夫和护士们都向盖爱琴祝贺,盖爱琴也美滋滋地给郑济国说,“别人都讲咱们郑艳可是一只脚踏进大学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