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还得是我亲姐夫(第2 / 4页)
想明白了之后,林朝阳痛快的让售货员开票付了钱。
在委托商店买东西有个好处,就是基本不用担心买到赝品和假货,这里面的东西都是经过了老师傅的火眼金睛。
林朝阳看来看去,发现有个货架上摆着几台照相机,他凑到售货员那里,说道:“同志,那照相机能拿给我看看吗?”
售货员先是看了林朝阳一眼,然后从货架上的几台照相机里挑了一台拿过来。
这是一台苏联产的泽尼特相机,估摸着有七成新,林朝阳看了看便放在了柜台上,这相机旧了点。
看了半天,林朝阳倒是在摆着瓷器的货架上发现了点有价值的玩意儿,是两只落款“大清乾隆年制”的青花碗。
一问价格,十块钱一只。
相比寄卖,这种方法的价格自然要低一些。
燕京城里的委托商店有不少,西单、东单、西四、北新桥、天桥、新街口、菜市口都有。
西四委托商店是离林朝阳家最近的一家,所以他一大早先来了这里。
西四委托商店算是燕京城里规模比较大的委托商店之一,就在西四十字路口北边,商店里的光线有些昏暗,大白天也亮着灯。
一进门就有股奇怪的发霉味道,这里收售杂项,所以有这种味道也不奇怪。
两只碗就是二十块钱,快赶上他半个月工资了。
转念一想,林朝阳便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
来委托商店卖东西的卖家大多是因为无钱可用,你总不能指望一个三代贫农家里能拿出古董字画来卖,故而这里的绝大多数商品对于林朝阳来说肯定是没有收藏价值的。
另有一小部分人为了救急卖的确实是好东西,可国营委托商店不是当铺,追求的是合理的利润,而不是极致的利润,师傅给的估价基本都是符合这个时代的物价的。
人家委托商店也知道这玩意是古董,当然不能按照日用品的价格来卖,但这年头古董收藏的行情还不像后世那样火热,所以溢价自然有限。
这回是林朝阳第一次来委托商店,转了一圈,心中微微有些失望。
根据后世的一些文章描述,委托商店几乎是遍地是黄金,可现实却是,这里绝大多数的东西都是老百姓家的生活用品。
旧衣服、皮袄、被褥、手表、留声机、照相机……
委托商店全是旧货,像林朝阳这样不差钱的顾客来到这里,对于绝大多数商品自然是看不上眼的,可他还是耐心的在商店里转了好几圈。
这时候商店里都是封闭式柜台,需要选购商品得通过售货员从柜台里的货架上取下来,放在柜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