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汗流浃背(第3 / 4页)
推荐小说:
“五百文一个的炉子,你觉得寻常百姓有几家买得起?”
朱元璋哼哼道,“和木炭一样的价格,又有多少百姓烧的起?他们为何不直接去买木炭!”
“万斤左右的产量,又能够几户人家烧?”
工部尚书说的话,正好和大孙的对上了。
大孙也说他是无意间发现并制作出煤球的,想来是大孙运气不错,一下就试出去除毒烟、制作煤球的正确方法了。
天命所归呀!
不愧是咱老朱家的种,运气就是好!
“赵勉,你也站起来说话。以后别整天待在屋子里!你是户部尚书,要多出去走走,多了解百姓的疾苦,知道百姓过得好不好!”
“需要多久?”
朱元璋问道。
“这个……说不好。”
沈溍老老实实回答,“短则几天,长则数年!”
“煤在采石场多有发现,其实前人也曾用来烧火,工部亦有研究改进,但终无法去除毒烟,也很少能稳定燃烧,故而无法取代日常柴火,更不能用来冬天取暖……”
“是,臣谨记皇上教诲!”
“沈溍,咱再问你,若是工部能造出这种炉子和煤球,要卖多少钱,一天又能造多少出来?”
“炉子所用生铁、人工,一个炉子卖价不低于五百文,一个月能制作一千个。”
“煤球的话,臣不知具体制作过程,但售价应和木炭差不多,工部一月能生产万斤左右。”
“当然,若是要大量供应,工部可召集更多的工匠,提高产量。”
“短则几天,长则几年,意思就是碰运气?”
朱元璋皱眉,“等你造出来,怕是冬天已经过完,冻死的百姓都已经埋进土里了!”
“皇上恕罪!”
沈溍也跪下了,“制造新的物件,需要反复的尝试,确实有运气在。”
“起来吧!咱找你来,不是让你仿制,工部要有那能耐,早拿出来给咱邀功了,咱还会为柴火价格乱涨,百姓冬天取暖而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