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矛盾的局面(第1 / 2页)
杨昭微笑道:“辛老大人,我们兵少,但东南的兵不少。”
辛弃疾眼睛一亮:“你是想引童贯的大军过来?”
杨昭点头:“童贯这人只会讨好上级,不懂军事。朝廷二十万大军在他手里,早晚会在东南被困。粮草耗尽,匪兵可能会像梳子一样扫荡东南,逼反百姓。”
“不必多说,如果能调动一半大军,我们不仅能保存朝廷的军事力量,还能借此壮大我们的军队,对整个江南战局起到关键作用。”
辛弃疾有些心动,但短暂的兴奋后,很快又沉默了。杨昭的想法很好,战略计划出色。但没有朝廷的命令,擅自调动东南的军队进入江南,即使胜利,朝廷也不会给予好评,甚至可能因此获罪,不符为臣之道。
燕子坞,太湖中的一座巨岛,不算农田,也能容纳几十万人。这也是慕容氏起兵后能快速集结十万大军的关键。岛上几乎人人都是慕容氏的家奴,他们遵循着强者生存的法则,每个成年人都是合格的战士。
军需官的报告让议事厅里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幸好他们攻下了燕子坞。否则,如果慕容龙城、方腊等人在长江沿线站稳脚跟,再整顿燕子坞,这里就会变成燕逆一方源源不断地产出武器和士兵的超级军事基地。
“把所有东西,包括岛上的居民,都带走!”辛弃疾是个身经百战的人,听完报告后,他果断地下令,眼中闪烁着狠辣的光芒。
显然,辛弃疾打算彻底摧毁燕子坞。杨昭看着这一幕,有些心疼。这么好的军事基地,有完整的武器制造工坊,留下来给自己用不是更好吗?
杨昭明白辛弃疾的担忧。慕容氏势力庞大,一旦控制长江,他们将成为江南的孤立军队,即使再勇猛,也难以抵挡慕容氏的大军。所以辛弃疾认为,就算毁掉这些,也不能留给慕容氏。
但杨昭知道,慕容氏并没有辛弃疾想象的那么强大。慕容氏叛军中最棘手的是方腊的部队,他们得到东南地区百姓的广泛支持,根基深厚,生命力旺盛。而方腊,其实是杨昭的卧底。
杨昭想了想,觉得应该冒险一试,看看能否保住燕子坞。于是他开口道:“辛老大人,是不是在为我平江军兵力不足,难以防守而烦恼?”
燕子坞作为军事基地,若能被朝廷掌控,对整个江南乃至东南都会构成巨大威慑。杨昭相信辛弃疾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只是正如杨昭所说,平江军人数不多,仅三四千人,守护苏州已属不易,若再分兵驻守燕子坞,很可能两头受挫。
聪明人之间无需多言,一个眼神就能猜透对方的意图。辛弃疾听出杨昭的想法,停顿了一下,问:“杨家小子,你有办法留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