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倭国境内的混乱局势(第1 / 2页)
前段时间张龙带队出海暂时还没有回归的消息,韩世忠在高丽只有三万多人,即便加上后面过去的那些工匠,工人,最多也就是五六万人的样子,现在抽调韩世忠去平定倭寇的战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万般无奈之下赵旭只能让孟凡再次率领一支水军,远渡大洋去平定倭国的动乱。
此时的倭寇国正处在战乱年代,也就是他们历史上所说的战国时代,现在每天每日一些村庄都会发生械斗,大大小小几百个王国正在不停的征战。要知道,在历史上,曾经有明确的记载,这些倭寇经常对大陆的领域进行不断的侵犯,从唐代开始就一直未曾间断,元明清时代更是变得无比猖狂,可偏偏在宋朝时期,倭国从未向大宋进行过骚扰行为,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此时的国内比大宋还要混乱。
前文书我们说过,为什么会有大量倭国的女性乘船到大宋来借种?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非常矮小,想要通过和大宋联姻,繁育出更加高大的后代,毕竟他们的战国时代混乱不堪,加上大量男性的死亡造成大量女性独居,只能通过这种借种方式才能繁育出更加优良的后代。
童贯收到种师道的信件时,心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就在不久前,他们才在白沟河遭遇惨败,只能带着残兵败将向东逃窜。然而,仅仅几天后,种师道竟然一口气收复了四个州府之地!这突如其来的胜利让童贯感到震惊不已。
更糟糕的是,童贯刚与其他人联名举报种师道作战不力、贻误战机,并指控他有通敌之嫌。而现在,种师道却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并为大宋王朝夺回了大片领土失地。
面对如此急剧的剧情反转,童贯感到难以接受。他意识到,种师道不仅无罪,反而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绝不容忍所有功劳都归属于种师道一人。经过一夜的苦思冥想,童贯决定重新撰写一份奏折。
童贯在奏折中详细描述了种师道如何奋勇杀敌,成功收复失地的英勇事迹。同时,他还巧妙地提到自己曾暗中下达命令,要求种师道迅速为大宋王朝收复失地。这样一来,他不仅洗刷了之前对种师道的污蔑,还将部分功劳归于自己。
随后,童贯立即派八百里加急将这份奏折送往东京汴梁。他深知,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朝廷尽快了解到前方的战况,并给予种师道应有的奖赏。同时,也能为自己挽回些许声誉。
几天之后,东京汴梁府的皇宫之内,宋徽宗收到了童贯的书信,信中讲述虽然暂时还没有将幽州收复,北辽的皇帝耶律淳还严兵以待,准备和大宋对峙到底,但是自己巧妙运用偷天换日的概念,使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让种师道率领大军连续收复燕云16州东部四州。
这个消息绝对让整个大宋朝堂里顿时一片欢笑,这可是自从大宋立国以来首次出现的大胜利,此时此刻,再也无人计较,在白沟河失败所产生的那些损失,完全把重点移动到刚刚收复的那四个州府之上,既然这样的话,就应该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将这燕云16州全部收复。
宋徽宗马上亲笔书信,除了大大嘉奖童贯率兵统战的能力,也对种师道进行了一番夸奖,然后命令他们继续挥师北上,火速收复燕云16州。可是当这封信件来到童贯面前的时候,让童贯再一次感到为难,如果接下来继续出兵,自己又应该从哪个方向进攻合适呢?
童贯这边举步维艰,他面对在朝堂之上众多大臣的质问时,只能唯唯诺诺地回应着自己的想法,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毕竟此时他根本没有能力继续出兵伐辽,只会在这里拖延时间。与此同时,远在另一边的赵旭却收到了一封来自倭国的信件。当他拆开信件并阅读其中的内容时,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惊慌失措的表情。原来,大量的高丽俘虏被运送到倭国境内之后,这些高丽士兵竟然开始在倭国境内进行大肆的抢夺行为。他们的举动导致了倭国境内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叛乱情况,这完全超出了赵旭的预料范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赵旭意识到问题出在了自己身上。他一直以来将这些犯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倭国去采集白银和黄金,但却没有派遣足够数量的军队,对这些犯人和他们的劳动进行严格监管。如今,发生这样的兵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人性本就如此,一旦失去约束和管理,必然会引发混乱和动荡。想到这里,赵旭深感自己的疏忽大意给这次行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决定立刻采取行动,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