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亲人(第5 / 6页)
推荐小说:
认为古人修建的已经够好了。现在我们修缮这些河渠,其利十倍。而自己新开河渠,就是自不量力。
其实元朝并非没有修建河渠的工程能力。郭守敬也是一等一的水利上大行家,为大都城规划了水利系统。
“别的都好,只是,花费太大了一些。”
虞醒接过《滇池水利图》,细细端详了一会儿。
这已经是滇池水利图的第二稿了。
张道宗的第一稿,在虞醒心目中太小家子气了。
仅仅是疏通滇池海口。
虞醒也松了一口气,“按照原来的计划,准备平抑粮价吧。”
粮价从来是季节性波动的。
越是青黄不接的情况下,价格越高。
同样的问题,在秋收后,粮价高一点,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百姓刚刚收获都有存粮,反而能让百姓卖一个好价钱。所以虞醒提高价格从民间征收粮食。问题也不大。
但是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很多家庭都要断炊了。
滇池海口,就是滇池出水口。
从而减少滇池内涝。让滇池水位下降。从而扩充万顷水浇地。都是滇池水位退下,裸露出的湖底土地。自然是一等一的好地。
这其实也是元朝修建水利的思路。
元朝修建水利工程,是考古型修缮。但凡这个地方有汉唐宋遗留下的水利工程遗址,将其修缮就行了。
甚至形成一套理论。
很可能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将粮价打下去。
这五十万石粮食。就是用来做这个的。
而且很多也都知道,市场价格有时候更多是信心,有足够的信心在,有五十万石粮食压舱,很多时候反而用不了多少。再加上五月第一季粮食开始收,粮食危机也就算是渡过了。
“殿下。这是臣重新绘制的滇池水利图。”张道宗说道:“按殿下的要求重新绘制。需要动用十万之众,期年之功。修滇池上游六条干流,并于滇池下游修一道堤坝。用以调节滇池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