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第二次改革有想法(第2 / 3页)
“而我们从南方抄来的作业中,又恰恰强化并突出了各自的优势,这就造成融合不足,独立有余,合作不足,掣肘有余。同一个采访任务,调度中心要分别通知到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加之合作意识不足,故意拖后腿,上次开大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我们的记者没有按规定时间到位,还有最近养老稿子事件,使这个问题更加暴露无遗。”
郑玉德说:“你仔细给我讲讲,我今天晚上没任何事,也需要换换脑筋,所以你慢慢讲别着急。”
“嗯。”荆涛说:“其实,新闻传媒中心刚开始运行的时候,就暴露出一些问题,我说的主要是业务部门的关系。这些业务部门设置,过于细化,如果两个分管领导和睦、没有成见还行,出现了问题还不算是问题,现在是个别分管领导圈子意识、本位主义思想太严重,合作意识差、大局意识差,只有拆台意识高。”
“哦,怎么讲?”郑玉德问道。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个……”荆涛犹豫了一下。
“所以他就想方设法恶心你,你就不怕他再给你使阴损招?”郑玉德问道。
荆涛说:“我早就有防备,老唐和张亚杰都提醒过我,再说,有这么个人在我身边也挺好的,时刻提醒我,就跟对岸的瞪羚一样,他们之所以比别处的瞪羚跑得快,是因为有一群狮子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它们,也算是警钟长鸣吧——”
郑玉德露出欣赏的目光,他说:“你能这样看问题我很欣慰,当领导的,就是要有这样的胸怀和韬略,不能看一个人不顺眼就想把他调走,这样的人是层出不穷的,也是调不完的,要想办法约束他、制服他,即便你改造不了他,也要让他炸不了毛、翻不起浪!让他在单位没了市场!反正不能让这样的人在单位成为主流。”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听了郑玉德的话,荆涛受到了鼓舞,他说:“所以,我才想到要进行第二次改革。”
“跟我有什么不好说的?还怕寒碜吗!”郑玉德埋怨道。
荆涛说:“的确有点寒碜。有些问题是我提前没想到的,另外,我也高估了有些人的觉悟。”
“你说的不就是那个辛鑫吗?”郑玉德一语道破。
荆涛没想到自己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却被郑玉德一语道破。
“您说得没错。由于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造成了分管领导形成圈子意识的条件,他分管的人大部分都是原报社的人,文字功夫强于电视台的人。加之一些历史习惯,电视台有的人在写稿上比较依赖于报社的人,恰恰我们又单独成立了编发中心和采访中心,这就使得原来报社的人比较集中在一个部门,而采访中心大多以原电视台的人为主,这些人年轻、有活力,在专业设备的实用上比报社人有优势。”
“那你要有理论依据,不然又会有人跳出来闹妖。”郑玉德提醒道。
“我今天已经基本想好了,理论依据就是理顺各个部门的关系,打造一支能和军队媲美的快速反应的记者队伍。再有,任何改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是需要实时加以完善和修正的。尤其是官媒改革,这恐怕在以往几十年里都不曾有过的变革,我们做了,而且今后要根据形势需要,不断地修正。您说,我这理论依据站得住脚吗?”
郑玉德说:“一把手的思路必须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也要经得住质疑,你刚才说得都没有问题,我担心的是你能不能推行下去?一旦遇到阻力怎么办?毕竟你这是有针对性的改革,是动别人的蛋糕,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要防止有人狗急跳墙,还要多想几套方案。从古至今,两军交战,从来都不是只有一套作战方案,我的意思你懂吧?”
荆涛点点头:“懂,您这几句对我的启发很大。不瞒您说,这次出现的问题,以前也有所表现,我早就注意到了,只是没有形成公认的问题,解决它还不到火候。”
【作者题外话】:还望亲们多多投票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