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新领导机构(第3 / 3页)
……
崇祯帝雷霆万钧,一连串圣谕如疾风骤雨,不容须臾沉吟。
京营栋梁孙传庭,骤升兵部右侍郎,总督陕晋,挥斥方遒,秦兵新铸,五万铁骑,三日即赴疆场。
女中豪杰秦良玉,石柱宣慰使再披战袍,晋左都督,云贵川三省尽归麾下,白杆军威,倍增至五万之众。
曹文诏、贺人龙两总兵,星夜调遣,一镇湖广,一守河南,而周遇吉则身兼数职,总兵衔加身,更领京营提督之重任。
腾骧四卫,浴火重生为勇卫营,黄得功挂帅,总兵衔荣衔,麾下一万二千勇士,誓守京城内垣,如铜墙铁壁。
“陛下,群臣异见,或有其理。”
崇祯帝闻言,心中明镜高悬,暗忖:
“贪恋爵禄之辈,东林诸公,晨间激昂,午后即显‘口是心非’之态,实令朕齿冷三分。”
遂摒弃杂念,威严发声:“诸卿且退,朕将布施新政。”
一语既出,满座皆惊,杨嗣昌等臣子如沐春风,身形挺拔,心潮澎湃,预感盛世之门正缓缓开启:“吾辈之春,或将至矣!”
王承恩,笔下生风,书记之职,游刃有余,崇祯之令,字字千钧,他皆一一铭记,不遗毫厘。
惊世之举,他视若等闲,唯命是从,无有异议。
唯有温体仁,老谋深算,洞若观火,颤声微询:
“陛下此策,是否操之过急,恐有未周?”
语毕,殿内一时静寂,唯闻窗外风声呼啸,似也在静待圣裁。
“王承恩,速备笔墨,拟旨传召:
三边总督洪承畴,即日入京,擢升为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东阁大学士之职,共襄国是;杨嗣昌,晋升督察院左都御史,并授建极殿大学士之荣;陈奇瑜,亦召归京,授户部尚书、太子太师,兼文华殿大学士,以彰其能。
李邦华,则委以吏部尚书重任,十日之内,需补全五品以下官缺,至于六部要职,由温体仁、杨嗣昌、李邦华三位栋梁共议举贤,侍郎之选,则委诸各部尚书之慧眼。
更有一则,卢象升,率天雄军精锐入京,特授兵部左侍郎,另有大任待命。”
此番安排,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朝堂每一寸土地,预示着大明江山即将迎来一番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