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第1 / 4页)
推荐小说:
\"妙哉!先生之才,朕甚嘉之!\"崇祯喜形于色。
\"陛下过誉,此乃众人之功,臣仅略尽绵薄。\"宋应星谦逊以对。
崇祯询匠人名姓,答曰:
\"王大锤,一介石匠。\"
王大锤非初谒天颜,奖金之丰,记忆犹新。
\"咦?速领朕前往一探究竟!\"
崇祯帝龙颜大悦,轻启朱唇。
他赋予制造局的使命,皆是后世寻常之物,然于此时之工业水准,犹似攀登蜀道,艰难重重。
大明疆域内,楼阁宫阙多以木构,虽匠人雕琢,美不胜收,胜却石砌千百倍,却藏一隐忧——火患频仍。
彼时火灾,非后世之孤楼独燔,往往一火燎原,整条街巷化为灰烬,风助火势,半城焚毁亦非妄言。
\"赏!解卿,赐银五百两!\"
崇祯令下,解阎王虽不舍,终递银票。
王大锤得赏,频向宋应星使眼色,崇祯惑而视之。
\"陛下,大锤欲以此物竞科技奖,奖金所诱也。\"
青砖古已有之,却鲜见于民居,皆因其貌不扬,且石灰所制之混凝土,遇水则溃,难经岁月风霜。
而水泥之现,对崇祯而言,犹如甘露降世,不仅筑屋固基,更可筑高楼于云端,城防水利,皆受其益,实为喜讯连连。
制造局经年累月,扩建日盛,崇祯携宋应星步入一院,匠人正和泥作业,旁侧青灰粉末,不言而喻,乃水泥初成。
\"陛下观此,水泥粘合之砖,力胜石灰百倍。\"
宋应星言罢,令匠人试锤。匠人唾手执榔头,猛击之下,砖裂而粘合如初,解阎王护驾之余,亦暗自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