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第2 / 4页)
推荐小说:
宋应星引崇祯至工坊,玻璃虽透明,却因技术所限,质地脆弱,气泡遍布,犹如冰封湖面。
\"洪师傅正全力攻克此难,乃局中琉璃之翘楚。\"
宋应星对老匠洪三立赞不绝口,玻璃之梦,正逐步成真。
\"呵呵,此事宜徐图之,若岁末能成无瑕之琉璃,科技桂冠定有你一席之地。\"
崇祯皇帝悠然一笑,语含深意。
宋应星笑言。
水泥之研,宋应星定大略,王大锤实操之,宋公淡泊名利,功归大锤。
\"水泥之功,科技奖非你莫属,然朕之奖章诏书,其价值远超万金!\"
崇祯勉励王大锤,大锤则叩首谢恩,喜不自胜。
\"勿骄勿躁,前路漫漫,尚需精进。\"
琉璃之器,于陛下而言,或为案头雅趣,然其深层意涵,却似静水深流。
非唯装饰之用,更乃化学奥秘探索之钥。试想未来学府,试管晶莹剔透,烧杯错落有致,皆琉璃之功也,此等变革,岂是小可?
其一,琉璃性稳,化学洪流中自岿然不动,免却药剂侵扰之忧;其二,其透若水晶,试验之微妙,一目了然,宛如观火。
\"实则朕心所系,非水泥之固,亦非琉璃之美,宋卿,引朕一观那土豆番薯之丰饶,此乃国计民生之根本也。\"
崇祯又嘱宋应星:\"速将水泥交工部,令毕懋康全力量产,此物日后需求,不可限量。\"
至于研制过程,崇祯未及细问,知其为火山灰、石灰石、黏土之精妙配比,所求唯成果耳。宋应星领命而去。
\"前方可是玻璃工坊?\"
崇祯遥见白烟伴光,非火药之黑烟,必是玻璃无疑。
\"正是,陛下。玻璃已能制,唯有一瑕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