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怎么做(第3 / 3页)
“自古以来,中原汉地周边的藩属国,畏威而不德。汉人强盛时,他们便谄媚阿谀,恨不得献出家眷以表对汉帝政权的顺从。然而,一旦汉势衰弱,他们即刻化身呲牙咧嘴的野狼。皆欲在中原分一杯羹,甚至妄图将其完全吞噬,一如前元。俗话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能够让异族人彻底臣服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灭他,同化他。”
我的话尚未说完,只见杨溥怒不可遏地抄起手中的笏板,如疾风般朝我的面门猛砸而来!说时迟那时快,我眼疾手快,身形一闪便迅速躲开。然而此时此刻的杨溥一心只想教训我,用力过猛以至于完全失去平衡,整个人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径直朝我扑来。我侧身一闪而过,只留他独自一人重重摔倒在地,活脱脱一副狗吃屎的模样。
看着眼前这滑稽可笑的场景,我实在憋不住笑出了声,但很快意识到场合不对,连忙收敛笑容,整理好仪态,转身面向朱瞻基,恭敬地说道:“皇上,微臣要弹劾杨溥杨大人御前失礼,请陛下明察裁决。”
杨溥本已摔得狼狈不堪,浑身疼痛难忍,怎料我竟在此刻火上浇油,借机弹劾他御前失仪。这个老家伙气得怒火攻心,一时间气血翻涌,突然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面色惨白如纸。
这下子倒是把我给吓住了。莫非我是诸葛孔明附体,而眼前的杨溥就是那个被我骂的吐血而亡的王朗?
“简直就是胡言乱语、荒谬至极!调兵遣将这样至关重要的军国大事,岂能如同你所言那般如同儿戏般随意对待!大国出征讲究的是师出有名,才能算是王者之师!才能算吊民伐罪!”
在我眼中,杨溥完全就是个喜欢抬杠唱反调的人。无论我表达怎样的观点态度,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到对立面去,与我针锋相对;而当我表示反对时,他又会立刻改变立场,表示赞同支持。
“陛下,请允许老臣也了解一下汉王殿下此次来信究竟讲述了些什么事情吧?”
杨溥向朱瞻基提出请求后,朱瞻基便示意一旁手持笔墨纸砚随时待命记录旨意的宦官将信件的内容大声诵读出来。待那名宦官念完信中的文字,原本安静肃穆的偏殿内顿时变得人声鼎沸起来,众人皆对鞑靼部落如此迅速溃败一事惊讶不已。
要知道,在永乐年间,鞑靼可是一个令明朝头疼不已且极难对付的强大敌手。朱棣曾耗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想要剿灭鞑靼部落,但始终未能取得显着成效。然而谁能想到,这个曾经难缠无比的敌人如今却在转瞬间土崩瓦解、分崩离析了。
周围的文官赶紧冲上去,将杨溥给扶了起来,顺便使劲的给他按压胸口让他顺气。朱瞻基也连忙吩咐宦官给杨浦摆一张太师椅,让他坐上。
武将那边则是一个二个黑炭头似的脑袋憋不住笑。露出了一排排洁白的牙齿。
朱瞻基看着朝堂上乱的跟菜市场一样,赶紧给太监使脸色,随后他旁边的执笔太监便连叫了三声肃静。才把乱哄哄的朝堂给安静了下来。
杨浦这老头儿嘴张得老大,活像个大马猴儿,显然没法接受鞑靼的失败。我瞧着他那一半惊讶、一半愤怒的样子,心里都乐开了花。
“即便鞑靼部衰败如此,我大明也万不可轻易出兵。若周边藩国皆知我大明此举,恐怕多数会奋起反抗,届时,大明不知要耗费多少将士性命与钱粮,方能平息叛乱。故而,还望陛下深思熟虑,切不可轻率行事!”
这个时候我怎么能让杨溥轻易的把众人思想带偏,赶紧找了个间隙插话道:“皇上杨大人此番话全是歪理,万不可信!”
“尔等竖子,竟敢口出狂言,辱没老夫!今日老夫倒要看看,你在此处如何舌灿莲花!哼!”
我先是给杨溥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激动。随后清了清嗓子,开始面向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