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真正的古风戏腔(第2 / 4页)
推荐小说:
所有人都以为梅鹤亭屈服了,流言蜚语,漠然路过,不见旧颜色。
这位花杀,做了功课啊!
在场的其他几位,也都露出震撼之色,瞪着眼。
这词,这曲,写的太妙了,美,清丽,关键是有内在逻辑,甚至主题都很鲜明。
而后,到了副歌部分,当华丽高亢的戏腔响起时。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所谓“婊x无情,戏子无义”,在古代在前朝,戏子是下九流,地位很低。
水袖起落,扇开合锣鼓响又默,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白描出一位戏子的演出生活。
而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等,则是描写出他的心态。
古代戏曲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当然与戏子无关。
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情字难落墨,他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严炎蹭地一声站了起来,脸庞扭曲着,五官紧巴巴地挤在一起,看上去已经完全呆傻了一样。
他嘴巴开合了几下,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但双手却紧紧地攥着折扇,似乎在压抑某种情绪。
这段,简直就是当初梅鹤亭被东瀛敌寇杀害时的写照。
,则说明唱戏只是他谋生的一个手段,也会唱点陈词滥调。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这一句,却让严炎咬了咬牙,目光灼灼然。
这句话正是当初梅鹤亭先生,拒绝给鬼子唱戏时,在报纸上登的公告。
如果前面是泛写所有戏子,但这句话就点题了,画龙点睛了,瞬间把前面的歌词全部落到梅鹤亭先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