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试探和方法(第2 / 4页)
推荐小说:
看到郑以台这口气,北辰萧又道:“郑先生,我若是要恢复百姓民生,该如何下手?”
其实,这个问题北辰萧自己是有答案的。
郑以台一双眸子非常有神,身上还带着那种文人隐士的空灵气质。
“郑先生切莫如此说,叔父曾多次夸赞郑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让我一定要向郑先生多学习。”
客套话嘛,哪个时代基本都一样。
北辰萧觉得说这些话,有嘴就行。
听到北辰萧如此恭维,郑以台也是哈哈大笑。
来人,正是赵有祺信上所说的郑以台。
郑以台不过四十一岁,看起来也比较年轻。
他早年间便写过许多针砭时弊的文章和诗词,和赵有祺也是同一个老师。
只不过因为看不惯官场的作风,便决心隐居。
这个年代,隐居的读书人都会被人称赞高风亮节。
两人又是客套了一番,这才坐下来喝茶。
不过,北辰萧没有这么快就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而是先抛了一个关于民生的话题。
“郑先生,我这来到正阳县以后,才发现这里实在是积贫已久啊!”
北辰萧说完,郑以台也是缓缓叹气道:
“赵大人说的不错,正阳县虽然还达不到民不聊生的程度,却也是积重难返。”
尤其是郑以台又曾经拜在名师的门下,而且的确也有才华,所以在整个梁州,乃至大齐文坛都是小有名气的。
“郑先生,叔父让我替他向您问好。”
北辰萧还是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扮演赵文田。
郑以台虽然和赵有祺是师兄弟,但是也有十几年没见过,自然更不可能见过赵文田。
“贤侄不必如此客气,你既已是县令,我还要尊称你为一声赵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