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视察军器局(下)(第1 / 3页)
\"且去瞧瞧吧..\"
对于大明军中当下广泛使用的火炮,朱由校近些时日也有所了解,多少清楚其弊端所在,故此心中对于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红夷大炮\"也不免涌现了些许好奇和期待。
...
阳光正炽,峡谷深处的河畔旁,十余名激动不已的炮手及工匠已是在此等候多时,几门青黑色的火炮正在头顶烈阳的映射下,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芒。
\"还请陛下止步..\"
\"免礼平身吧。\"
对于孙元化这等以实际行动在青史留名的\"人才\",朱由校一向是极为敬重的,但碍于双方身份的巨大差距,朱由校也不好表现的过于\"热衷\",但其眸子中仍是涌现着浓浓的欣赏。
在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似孙元化这等已有功名傍身,却对科考心灰意冷,转而以实际行动\"报国\"的读书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由澳门采买的红夷大炮,已是妥善安置了?!\"一番小插曲过后,大明天子朱由校便在军器局诸多臣工的簇拥下,大步朝着峡谷深入而去。
听得此话,毕懋康及徐光启的脸上终是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知晓了天子今日突然驾临此地的用意所在。
兴许是怕惊扰了身旁的天子,及至众人距离火炮尚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孙元化便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狐疑的眼神中,略有些紧张的拦住了众人。
闻声,朱由校先是一愣,旋即便是心有所感的点了点头,示意一切听从孙元化的指挥。
见得天子如此\"善解人意\",本打算详细解释其中缘由的孙元化顿时如释重负,旋即便匆匆朝着河畔处跑去,并略显急促的嚷嚷道:\"装填弹药!\"
因为有心在圣驾面前提携自己的门生,徐光启并未作答,而是扭头看向微微落后几个身位的孙元化。
\"回禀陛下,已是妥善安置了。\"得到\"暗示\"的孙元化顾不上感谢自己恩师及毕懋康的\"大方\",赶忙快走了几步,毕恭毕敬的应道。
兴许是提及自己此生最为擅长的火炮,孙元化这位一副工匠模样打扮的秀才公,不自觉便挺直了腰板,但眉眼间却隐隐闪过些许不安。
这几门自澳门采买而来的西洋火炮,无论是从射程或者威力的角度来衡量,均胜过大明现有火炮数倍不止。
此等情况下,他已是从中嗅到了些许危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