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 第175节(第2 / 5页)
不过,苏定方其实也给她出了一道考验。
他在信中所交代的事情,像是在试探,李清月到底是一个能贯彻主帅想法的普通将领,还是一个——
有明确战局规划,敢想敢做的天才!
想到这里,李清月不由抬了抬嘴角:“苏将军在这封回信之中有几句话很有意思。”
“他说,此番出征辽东的兵马中,能从事野战桥搭建的人手和指挥官员都不够。与此同时,高丽权臣渊盖苏文之子渊男生已因唐军动静而调兵前往前线。而苏将军的意思是,他想要毕其功于一役,而不愿出现强弩之末的情况。”
这张图上,甚至已与时俱进地将百济所在之地换成了大唐的颜色。
李清月没管孙仁师看到此地配置的惊讶,伸手指了指唐军和高丽的边界线。
“你是自营州来的,那头的兵马推进速度你有数。辽河滩涂地作为大唐与高丽的边界并不好走,起码以我看来,要挥师过境,起码还得有一个月的时间。”
“当然,我说一个月也不是随便说的。”
让孙仁师有点意外的是,在方才提出向新罗借粮之时张扬果决的安定公主,在此刻向他解释的时候却很认真,少了几分独断之意。
她发问:“孙将军,你觉得这三句话能做出一个什么推测呢?”
孙仁师拧着眉头沉思了片刻,还是开口问道:“请大都督不吝解惑。”
李清月回:“我猜……苏将军想尝试在过滩涂地的时候节省消耗,将兵力伤亡都留到突入高丽境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会选择以什么方式过境?”
孙仁师能坐到现如今这个位置上,也并不只是因为他的家世。
李清月面朝地图,另一手负在身后,“这是按照苏将军送来的回信判断的。”
之前为了提前取得苏定方的信任,李清月抢在苏定方收到朝廷那边消息之前,给他写了一封信。
苏定方征战多年,并非会为身份年龄影响判断之人,也相当体面地给她回了一封信,被孙仁师随同诏书一并带来。
如果说,阿娘的那封信,是让她明确地知道自己“在朝中有人”,可以不必存有后顾之忧。
那么苏定方的那封信,则更像是在相互告知,自己的同盟军有着明智的战局判断,可以用战友的身份交托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