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武周]问鼎 > [武周]问鼎 第235节

[武周]问鼎 第235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清月扶额笑了一声,“李将军啊,你没听明白我说的三十六国的意思。就拿我和你的交易来说,我希望你能重启煤矿与我交易,这不能算是边关内外的贸易对吧?”

李谨行回道:“这是自然。”

“周将军所在的营州呢?”李清月追问。“营州有边防驻军,府兵更换兵器的需求不小,与其经由长途运输耗费资材,还不如就近来取。只是这笔贸易中,从出钱换成了出人。”

李谨行目光微动,隐约明白了李清月的意思。

只听她继续问道:“周遭各部里,熊津都督府、松漠都督府、饶乐都督府也都不能算外人吧?”

如果说早年间的煤炭冶铁还会因为冶铁设备鼓风能力的匮乏而被排斥,让人优先选择木炭,随着冶铁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长进,木炭成本却还是居高不下,煤炭已经渐渐变成了主流。

西北边境尚且因为中原的变化而受到这样的影响,东北这头也是如此。

而平壤周遭的优质煤炭,和北部铁矿的结合,更是为高丽全境带来了充裕的铁器储备。

“龟兹一国的煤铁,可供给三十六国,安东都护的煤铁,又可供给多少国呢?”

要不是李清月接受了刘仁轨的建议,觉得在封地就只有那么大的情况下,还是优先保证金矿出产为好,她都想当这个“龟兹”供货商。

李谨行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熊津都督府的大都督就坐在他的面前,在立场上无需多说。

另外的两方里——

松漠都督府的一支内附契丹,有些许作乱的苗头,姑且不予评估,但此地有唐军驻兵把控,也是可以团结往来、稳固北部战线的伙伴。

饶乐都督府境内的这部奚人对大唐的忠诚有目共睹,也是同样被赐予了“李”字国姓的一方。

相比之下,李谨行的反应还是慢了一点。

直到听到李清月的话,他才品味出了一点意思。

可忽然之间,他的神情又紧绷了起来:“公主,大唐律令严禁边关互市!”

这是铁律!

“您可以用已经被迁居到营州的靺鞨族人开垦田地,因为这依然是大唐境内的流动,为法令所准允,我却绝不能将煤炭铁器兜售到境外,助长他国的本事。此地和龟兹终究还是有些不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