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 第354节(第1 / 5页)
眼下太医署官员已陆续尊奉天后旨意前往各州,确保冻饿而死的灾民得到妥善处理,谨防产生疫病,两京剩下的名医并不太多,确实是别多病倒一个太子为好。
他想了想,还是岔开了话题,“说来,我原本还以为安定自辽东折返后,还当着手于各州戍防之事,谨防各地再有动乱兴起,怎么倒是做起这九河使一职了?”
李清月目光自李弘的面上扫过,见他被打量注视的时候颇有几分尴尬退避之态,便知这话显然不是等闲交谈之中的询问。
她并未将眼神在对方身上停留多久,仿佛并未察觉到李弘此问之中的小心思,已是漫不经心地望向了太液池中同样为雪覆盖的江亭。
她徐徐开口:“军备军粮不足,此次叛乱我能以主帅身份冲杀在前鼓动士气,却不能次次都这样做。各地戍边事宜,有列位将军各司其职,也用不着我亲自坐镇边陲,除非吐蕃意图不轨率军犯境,再行亲自出征也不迟。”
先是阿娘在妹妹的支持下,于朝堂上提出削减官贷利息,让利于灾民,同时放开对贷款的获取限制。
后是用于接纳民间谏言与监督的铜匦问世,让直属于天后的办事队伍又增添了一处匦使院,进一步增强了天后的权柄。
而后便是安定的借着规范民间粮种与钱财借贷、防止灾情之中逃民陡生为由,直接上表请求重开黄河故道,在此地于冬日以工代赈,明年接纳难民耕作,直接拿下了九河使的位置。
这三件大事提出与敲定的速度都太快了!
快到他这个本应当算是大唐三把手的太子在其中竟然完全没有一点参与感,才让人试图争一争这个职位,就已眼睁睁看着他那个战功赫赫的妹妹三言两语之间打发掉了对方,在阿娘的支持下又在河南河北道境内拿下了一项重任,俨然是又要借此扬名。
“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暂时不必亲自督军,还是该把其他的准备做好,不是吗?”
李弘应道:“这倒也是。”
李清月继续说道:“再者说来,谁提的主意便由谁来办事,免得办事不力,不知道该当将问题归咎到谁的身上。我自知重开王莽河还需处理的问题不少,尤其是这途中还有一片盐碱地带,本就不易耕作,在开河冲地之上需要多费些心思。万一真出了什么问题,其中一应责任由我来担就是了,总不能麻烦旁人来替我承担风险。”
她说到这里,再度转头朝着李弘和其身后数步位置站着的扈从看去,语气愈发从容而辛辣:“阿兄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弘目光一凝,只觉妹妹的这番话说得好生体面又犀利。
还是在……民生政绩之上。
“阿兄在冬日还要前往洛阳吗?”
听到李清月发问,李弘连忙收回了自己有些发散出去的思绪,“大约是要去的,原本阿耶在今年有摆驾东都的想法,减少关中的负担,只是雪灾又起,崤函道多有积雪不通,还是由我代行慰问洛阳之职。”
“如此也好,”李清月应道,“只是这样一来,阿兄还是该当小心身体才是。”
“这是自然。”李弘有一瞬间在想,自己是不是过于小心眼了,要不然这句确实是在关切慰问的话,为何会被他听出几分阴阳怪气的意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