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武周]问鼎 > [武周]问鼎 第384节

[武周]问鼎 第384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半年的往复奔波作战又如何。

没能成功打入吐蕃腹地又如何。

大唐四处仍有天灾未平又如何!

这支因军情被聚集起来、又因安定公主而真正被汇聚在一处的队伍仍能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没有人会怀疑安定公主在此时的这句下令别有居心,他们只觉这是这位主帅在成功将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带回关中后,要在为他们争取到应得的战功封赏之前,再让太子与随后的天皇天后见证一番士卒的表现,也为饱经灾情折磨的关中给出一记强有力的安抚。

是真的太过耀眼了……

盛夏的日光还在同时被军队之中士卒的精甲反照出了太过刺眼的眩光,让人根本不敢朝着那头直视。

偏偏李弘又必须始终直视着那个方向,谁让他正是这大军之前的欢迎者。

所以他不会错过这样的一幕。

安定似乎朝着那手臂上托举的鹞鹰轻叱了一句,往外一抬,那只飞鹰当即乖觉地振翅而起,在空中盘旋了数圈后稳稳地立定在了军旗之上。

就算边境动乱,被安定公主统辖的唐军也有本事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事,为关中减少人口与粮草的消耗。

这些凯旋的士卒中还有不少即将带着封赏归家,让其中的一些人不必再在旱灾中煎熬。

所以他们当然有此自信,也有此资本高呼着去时的“必胜”口号而回,随同着前行脚步带来的大地震颤,形成一片惊心动魄的共鸣景象。

可在李弘看来却显然不是如此的。

在他的视线中出现的,是一种近乎于威胁的耀武扬威。

这只被从海路带回,又在李清月手底下训练了七年之久的鹞鹰,虽还不能在战场上充当她的另外一双眼睛,却很显然已变成了一只合格的鹰犬,也在起落的瞬息,化作了这重返关中土地的迎接信号。

而就在同时,一杆画戟取代了之前的鹞鹰,出现在了李清月的手上。

画戟尖端之下的红缨高高扬起,伴随着的,是李清月的一声高呼:

“诸位,拿出我大唐将士凯旋的风采来!”

这一句主帅的下令如同军中数次传播的军令一般,快速在行伍之间传播,也在霎时间变成了激起全军声势的开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