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武周]问鼎 > [武周]问鼎 第500节

[武周]问鼎 第500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武清月回问:“那你在江南之时,见到江南地界上十户之中有几户是种植此稻的,种植的人中又有几户种出的是好稻?”

宗燕客沉吟须臾,目光有一瞬的恍然:“殿下既然这么问,那我还真不敢说,这稻种已然妥善地推广到家家户户。”

她顿了顿,又道:“说来倒是还有个笑话,江南地界上不少退还湖泽的私开田地上,种的都是宣州稻。他们说,这稻种的种植时间短,若是这些违规开垦的田地出了什么岔子,说不定还能来得及多收获几批稻谷。”

能多占到一点便宜,对于这些黔首来说都是好事。

竟是让宣州稻因此得到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地位。

在唐州丰富的矿产之中有一个东西是武清月最为关注的,就是纯碱矿。

之前辽东只勉强找到了个可用的贫矿,制作出的第一批玻璃,用在了刘神威的实验器皿之上,现在正是该当在此道上再行开拓的时候。

更不用说,这东西又不是只能用来做玻璃。

纯碱啊……放在那些敢于尝试的炼丹师手里,还不知道能多折腾出一些什么好东西呢。

至于那位李督使,有辽东的开采经验在先,转道桐柏应当不难适应。

宗燕客彼时看到都有些哭笑不得。现如今因为武清月的一番提醒,全想起来了。

“那么这样的田地,肥力的流失应该也要比寻常更快?”武清月又问。

宗燕客笃定答道:“不错。早年间的旱灾严重,哪怕是江南道的百姓也多有食不果腹的情况,以至于他们唯恐自己存粮有缺,恨不得一年之间连种数茬。”

这种病态的情况实不少见,又因为宣州稻的特殊,让其变得更为明显了。

再比如说,这次粮草调集,其实不仅仅是在为随后的出征吐蕃做准备,也是圣神皇帝和太子在确认,新的航运体系在许穆言升迁换人负责后,还能不能继续发挥出节省运脚费的作用。

“我想同你说的有两件事。”

武清月郑重其事地说道:“江南那边的水田开垦之事,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小,也应当大有收获,殷令使应当也是如此,但光只有这些还不够。”

“田有了,水渠有了,耕作的工具也已将曲辕犁推广了下去,剩下的问题便还在粮种上。”

宗燕客讶然:“可不是已经有宣州稻了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