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首屈李林甫(求追读)(第3 / 4页)
李渔掷地有声:“圣人为父,父王为子,父审子,此举有违人伦之常,有违亲亲之谊,骨肉相残,亲者痛,仇者快,不当为之。”
李林甫的话很有道理,然而那是对他人来说的,李琰这案涉及到皇室,自是不能以常理度之,杨铦眼前一亮:“此案涉及皇室,皇室中人涉入,自无不可,我自会向圣人禀明。”
李林甫有些不知该从何说起:“我只怕圣人未必允准。”
李渔立时道:“若右相有担心此事,我这就进宫面圣,当面向圣人禀明。我想,圣人重亲情,爱子之心天下皆知,定会让我参与此案。”
李琰听了李渔的话,直撇嘴,在心里大骂李渔不是东西,什么话都敢说。
李琰微微颔首,给了李渔一个赞赏的眼神,你真是够机智。
李林甫笑得露出了大牙:“你既是棣王之子,又以幕僚之身参与此案,都不知道避嫌,你可这是何等重罪?”
作为李琰家人,又以杨铦幕僚身份参与此案,这确实违法了。
李林甫这话很在理,杨铦无法否认,在心里暗道一声糟糕,这可如何是好?
李琰额头上的冷汗又渗出来了,急得不行。
圣人是出了名的六亲不认,靠杀亲人杀上皇座,又一日杀三个亲儿子。如今,更是不顾父子之情,把李琰关进鹰狗坊,让他与鹰犬为伍,让他受尽千古未有的屈辱,哪有半点爱子之心?
哪有半点重亲情之意?
但是,这话大家心里有数就行了,不能喧之于口。
李林甫嘴角抽搐,李渔真是一张利嘴,黑的能让他说成白的,白的能让他说成黑的。然而,他又不能进宫面圣。真要向圣人说明此事,只要李渔以亲情为幌子,以骨肉之情说事,圣人允准的可能性很大。
罗希奭嘴角上翘,大局定也。
吉温看得很是不怀好意,区区庶子,毛都未长齐,竟敢妄想与李林甫交手,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李林甫挺了挺胸膛,嘴角一扯,很是讥嘲,天下能言善辩者,无不遇我而屈,你李渔虽然占了一次先手,然而我昨日能屈你,今日照样能屈。
李渔却是四平八稳,反怼李林甫:“照右相此言,此案违背了大唐律法,不用审了。”
李林甫惊奇:“放肆,你这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