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面圣(第2 / 3页)
最让李渔想要发笑的是,圣人脸色潮红,肯定是和杨贵妃玩耍在兴头上,就被李琰给扰了兴致,不得不前来问罪,因而发髻都没有束起。
会不会有后遗症,战斗力锐减?
会不会得了不举之症?
真要如此的话,虎狼之年的杨贵妃谁来喂饱?
就在李渔胡思乱想之际,圣人的目光落在李琰身上,极为不善,嘴一张,正在问罪。
让人意外的是,圣人虽然在盛怒之下,却是冲郭千里微微颔首,算是打招呼了。
尽管圣人没有说话,有此举动,已经是超乎想象,对郭千里的礼遇比起高力士和杨铦一点不差。
虽然前任见过圣人,然而那是前任的角度的解读,李渔第一次见到圣人,很是好奇,睁大眼睛看着,不由得在心里感慨:“不愧是‘开元盛世’的开创者,是个完美男人,是上天的宠儿。”
开元盛世,是上下五千年的一座丰碑,其强盛辉煌已经超越了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后世难以企及。哪怕是千年之后的现代社会,还有无数人在向往缅怀。
圣人作为开元盛世的开创者,才情非凡,智商高得吓人,自是不在话下。
李琰双膝一软,噗嗵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撑地,膝行而前,声泪俱下,哭得好生伤心:“父皇,您要为儿臣作主啊。”
高力士嘴角微微一撇,你明明惊扰了圣人的兴致,还要圣人为你作主,这可能么?
杨铦他们都是如此想的。
圣人跟没听到似的,又要问罪,李琰已经膝行上前,双手抱着圣人右腿,眼泪鼻濞齐下,哭得天愁地惨,质问道:“父王,您为何如此狠心,把儿臣关在鹰狗坊里,您这是不把儿臣当儿子看,是当鹰犬看啊。”
这是他心中最屈辱之事,一旦提及,委屈之情上涌,假哭变真哭了,情绪饱满:“我堂堂皇子,圣人的亲生骨肉,您如此做,您就不怕给皇家丢脸么?您就不怕儿臣给您脸上蒙羞?您就不怕那些嚼舌头的人骂儿臣狗一样的东西?”
最让李渔惊讶的是,圣人虽然已经是六十二的老男人了,依然帅气冲天,年轻时必然是个帅得不象话的大帅哥。
而且,圣人除了治国理政外,四诗五经无一不会,无一不精,就是比起当世大儒,一点不差。
还精通音律,创办了“梨园”这一音乐组织,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本人能作曲,能填词,还能唱,更是精通多种乐器。
李渔在心里问道:“有他不会的么?”
自问自答:“除了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