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三次旅行—刘彻:给我军需!不然你也不希望去病早死吧(第3 / 9页)
朱元璋赶紧开口:“我大明军兵强马壮,虽无外患,但是灾荒年间粮食短缺。”
“前朝顺帝暴虐无道,百姓苦不堪言,大明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好多事务来不及处理,一团乱麻。”
“然解决粮食问题是重中之重,朕幼时颠沛流离,父母没有银钱买不起粮食吃,又要养活我们兄弟几个,于是把吃的让给我们,活活饿死了。”
“好呢,谢陛下,待我归来之日,再来叨扰陛下。”
汉武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他乐呵呵的哼着曲,优哉悠哉的坐在一旁。
看着汉武帝臭屁的要物资的样子,其他陛下莫名觉得不忍直视。
但转念一想,凭什么好处都让他刘彻一个人占了,朕的臣民要是知道朕窝囊至此,自己回去还不得被扔烂菜叶,骂朕不堪为君,想到此,朱元璋急不可耐的开口。
朱元璋这一次能来现代旅行,还要归功于明初天下大定,出了几个名医。
说不眼红个大汉那是假的,大秦,大唐,武周,大明的人都很不服气,不就是千古一帝吗?我们陛下也是仁君,我们也要国富民强,可不能输了面子啊。
大秦的百姓们看着不发一言的秦始皇,渴望陛下能开口为他们要更多的粮食,这样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将士们则是希望陛下能为他们要来更多的军需先进的武器,为自己枉死的兄弟报仇,把匈奴打到再也不敢来犯!
想到此,大秦的臣民一个个翘首以盼,摩拳擦掌,恨不得立马心想事成。
四个朝代的人纷纷在天幕下留言,满天都是弹幕,不停地催促自己的陛下赶紧开口,不能让汉武帝一个人捞得盆满钵满。
李斯:“臣提议陛下可向宋姑娘详询稻谷一年三熟的种植方法和耕种条件。”
所以他很珍惜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他看来,能来现代旅行,这都是老天爷给大明的恩赐。
下次来是吃苦又怎样?
明朝又有多少人能来现代?
所以这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他不赶紧抓住岂不是让其他君王捷足先登了?不妥不妥,大大的不妥!
蒙恬:“臣是一介粗人,只会领兵打仗,臣有个不情之请,我秦朝多高原山地,冬天寒冷,陛下可否问宋姑娘多要一点棉花种子,我大秦守疆的士兵冬天有棉衣可以御寒,必能一鼓作气赶走匈奴,扬我大汉国威!”
扶苏:“父皇,民以食为天,儿臣不忍百姓因大旱之年颗粒无收,落得个卖儿卖女的下场,恳请父皇多为百百姓计,带回一些粮食,教民众种植粮食之法。”
看着百姓不停地发弹幕,秦始皇嬴政脸色沉沉,要多了,宋灵音不一定愿意给,怎么我大秦的百姓一个个像脑子不太聪明的样子?咳咳咳,看来是要加强民众的教化了。
这样的情形,在其他皇帝身上都有发生。
而什么都不了解的宋灵音心里跟抹了蜜一样,开心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