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 面谈(5k)(第3 / 7页)
她首次扣题询问了百晓生:“垂直细分?这就是你所说的针对行业发展判断的应运而生?”
“不错,互联网主要的赛道已经都被大厂占据,让我现在去做电商,我很难有信心,不管是钱还是资源,都差太多了。”俞兴说道,“现在这样的时代,互联网公司想要取得成功只能更加垂直和细分,我想这也是我们网站上线两个月就拿下95945个用户的原因!”
“百晓生的定位是垂直化,是细分化,我们不需要快速的做出大量用户给别人看,我们追求的是长久的有效的发展。”
“如果说,让我来比较瑰爱网和百晓生这两个项目,我在后者的运营时间里一直告诉自己三个词。”
俞兴缓了一口气,说出这三个词:“克制,垂直,细分。”
徐欣听到面前的年轻人把“克制”这个词摆在最前面,很难不想到自己昨天在“去哪儿”融资会议上的评价——尝到甜头的年轻人是很难沉下心来的。
赚快钱,做短线,年轻人。
俞兴敏锐的察觉到气氛与话题的变迁,认真点头,列举道:“是的,像瑰爱网,虽然也有网站,虽然我还凭借它去参加了互联网大会,但它实质上更偏向于线下公司,线上的引流也只是为了淘宝店铺。”
“瑰爱网凭借的是高分成的机制来迅速推广,它的管理制度是很薄弱的。”
“但百晓生这个项目就是很标准的互联网公司了。”
“它更轻资产,更注重团队的打造与磨合,也更利用互联网行业本身的高传播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原本以为管理是一件挺简单的事情,瑰爱网的团队规模很快扩大,我们只第一个月的营收就逼近百万,但是……我很快就发现,管理真的像是有个边际,比如报销,我也是被收购的时候才从臻爱网的魏佳兰魏总那里知道,我们京城市场的团队报销都不正常。”
徐欣这些年见过很多这样的天才年轻人,但随着时间过去,他们几乎都消失在商业的浪潮之中。
尝了甜头,还能撒口吗?
像面前这个俞兴这样的……
尤其,他几乎是无隙开始第二次创业,是怎么克服人性的?
徐欣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这次做百晓生就进行了改进。”
俞兴观察着徐欣的表情,不知是不是错觉,她的眼神好像变得更专注一些了。
他抬杯喝茶,润了润嗓子,进入实操经验的舒适区:“百晓生这次仍然使用了地推团队,已经在京城、申城、羊城、鹏城、临安五个城市投放25个人,他们的任务就是精确的向这五个城市的互联网公司进行推广。”
“我们有瑰爱网的操作经验,实际上是可以快速把用户数量做起来的,不管是校园用户还是校园兼职团队,这都是我们出过成绩的区域,但我们没有那样做,也在谨慎的控制着公司团队人数。”
俞兴这话是能让人有理由相信的,他上个项目确实快速把成绩拉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