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几个国政调整(第1 / 3页)
赵俊也拱手领旨。
“父皇,九族会不会株连太重。”朱标十分忧心地说道。
“按你的意思该怎么处理?”
“三族吧。”朱标回答道。
“你们觉得呢?”朱元璋问群臣。
奉天殿上的人数比以往少了至少四分之一,这是郭桓案带来的必然结果。
六部现在缺员严重,都察院也没有好到哪去,更别提此时正在各地开展的大规模抓捕行动。二十多个左,右布政使,至少要被抓走一半。至于牵扯到其中的下属官吏和地方粮长,估计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一众还能站在朝堂上官员们垂着头,连呼吸都不敢重哪怕一点,生怕任何多余的动作,都会被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注意到。
倒是一帮顶级武勋们非常的泰然自若,对于这帮自己作死的玩意儿,他们看着也烦。
依序处理完了一些寻常的政务,问了一下地方行政可能会遇见的困难后,朱元璋终于把话题放到了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上去了。
“太子仁厚!”众臣们纷纷表态。
“那就依太子所言,但谋逆,通敌不算在内,这次郭桓案的一众主犯依然按九族处理。”
“郭桓等人的罪责大家都清楚了,作为主犯,这几人已经不止是贪污的问题了,还暗通北元,勾结张士诚的余孽,所以依律就是凌迟了。”朱元璋沉声想了想,“他们的九族咱也不杀了,省得你们说咱残暴,就都发配到云南进行劳改吧。”
一众大臣们面面相觑,这样的惩罚,真是仁义之君啊!
朱元璋顿了顿,“哦,你们不知道什么叫劳改,就是劳动改造的意思。以后咱打算在各地都建一些劳改农场,没有判死刑的罪犯们就都送到这里面去,男的可以种地,修路,女的可以做做衣服,鞋子什么的,算是他们对自己犯下过错的赔偿。”
“开济,你们刑部定个法条出来,像郭桓这种犯了滔天大罪的,他们家族的量刑就是终生劳改起跳,其余从犯的量刑你斟酌一下,报给咱。还有劳改农场的规划,你和赵俊的工部商量一下,看看现在哪里最缺人手。”
“臣遵旨。”开济一边答应,一边在心中狂喜,这次的大案肯定不会牵扯到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