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东林书院成立!靖康之变爆发!(第3 / 9页)
“就没有皇帝嫌弃自己国家领土多的,自从始皇统一天下以来,那一统天下,天底下只有一个政权的思想,几乎都刻到了骨子里。”
“但凡当皇帝的,有几个不想一统天下?当然,也确实有,但这些偏安一隅,不想着一统天下的,基本上名声都不好。”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胸无大志,没有报负。”
“当然,宋徽宗也想一统天下。”
“就像赵匡胤的儿子,乃至赵光义的儿子一样,在宋朝,就讲究一个喜怒不形于色。”
“等到掌权了,等到自己的地位高了,那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这不就是【要当且隐忍,勉强就功名!】么?”
“当然,话题有点偏……”
“宋朝想要向外开拓的难点,除了用兵后方不给粮食以外,还有一个就是……”
“是,百姓是改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也已经忘掉了那段岁月。”
“但是,这帮子专门宣讲的文官,文人们,可不会忘。”
“他们知道,这所谓的仁义礼智信,所谓的忠君爱国,就是一种愚民手段,就是专门糊弄百姓的。”
“只要老百姓信了,也就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而他们本身呢?”
“就算你攻占了,可皇帝死后,那这地方,又会被摄政的太后,或者文官等给还回去。”
“所以,你攻占了也没用。”
“直到建中靖国元年三月,也就是宋徽宗登基后,第二年,最后一批宋军,也彻底撤出了湟州,已经算得上是彻底放弃湟州了。”
“宋朝的版图,再次变成了曾经的模样。”
“不是宋徽宗想放弃。”
“一个个的,穿的人模狗样,浑身上下闪烁着正义的光辉,就好像,他们与曾经,早已经划清界限,成了过去式,身上只存在真善美,没有一点邪欲恶!”
“然而,事实上,不是没了邪欲恶,只是被他们隐藏在了心底而已。”
“就像苏轼写的那句诗一样:崎岖事节制,隐忍久不决!还有别人写的,如:要当且隐忍,勉强就功名。”
“其实不光是文人,将黑暗隐藏在心里,几乎是每个人同样都会有的东西。”
“那些喜怒形于色的,基本上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