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往无前 > 第二章 为发烧而生

第二章 为发烧而生(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雷军邀请李伟星加盟小米,一起做更符合终端体验的手机操作系统时,李伟星深有感触。在微软期间做了4年Windows Phone,他早就发现很多设计不符合中国人的需求,但是他的很多想法在微软无法实现。现在,雷军邀请他做的,正是他最想做的事情,他甚至没有想过回报的问题就决定加入。

除了来自微软的年轻同事不断加入新公司,金山系也有人不断加盟。比如王海洲,他是黎万强的下属,一直在金山从事技术工作。阿黎离开金山的时候,他还没有离开。当阿黎召唤他加入创业公司时,他带着对移动互联网的憧憬和对老领导的一贯信任,成为小米的8号员工。

同时期加入小米的,还有胖乎乎的屈恒。他在1999年以高考639分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后来进入金山公司,做的项目是手机上的金山词霸。他的小组会做一些授权工作,把词霸的版权出售给很多手机公司,比如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然后得到营收。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屈恒感受到了压力。大家越来越不习惯在手机上安装完整的字典,网易有道在线字典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这一切,促使金山词霸进行转型,也促使屈恒加入了雷军的新公司。

秦智帆是金山的用户界面设计师,早期一直和黎万强学习界面交互技术。2009年,金山词霸不仅有PC版,也开始有了手机版。在金山工作期间,他在实际操作中开始真正体会什么是用户界面。黎万强会手把手地指导他怎么做出半透明的图标。在这之前,在西北大学学习设计的秦智帆对于界面设计的理解完全基于审美,在金山工作几年后,他终于理解,用户界面不仅仅是视觉方面的体验,把交互做好,才是真正的用户界面,界面交互是一个很综合的事情。在金山期间,黎万强发现秦智帆海报做得不错,于是让他包揽了所有内部海报的制作任务。

那个时候公司还没有办公室,面试大多在咖啡馆或者茶楼进行。面试的密度很大,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些选择相信的年轻人,都在这时和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产生了交集。这些早期员工,大多来自微软和金山两家公司。林斌也几乎每天都在找人。他想起了当年在微软工程院和他一起踢足球的年轻工程师们。那时候这些工程师大多刚刚研究生毕业,2010年时差不多都是30岁左右的年纪。因为当年经常在周末一起踢球,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刘新宇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皮肤黝黑,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他是AC米兰的球迷,酷爱踢足球,于是发起成立了微软足球队,正是他向林斌申请了一笔预算,让球队可以购买球衣、球鞋并且报销场地费用。刘新宇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曾经在微软研究院实习。2003年研究生毕业之后,他直接加入了微软工程院,先后负责邮件服务器和管理控制台,具体来说,就是设置公司的邮箱策略。

在微软期间,刘新宇最好的朋友兼球友,是一个叫范典的男孩。范典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07年加入微软工程院。在微软期间,他接受了写代码最高级别的培训。微软会从一个函数、一个对象类别的命名开始培训,让工程师写的每个程序更具可读性。每一次培训,范典都在写程序的细节上得到提高,感受到妙不可言的意境。这一切让他意识到微软对程序质量的要求。他说,从那之后,他才开始可以写具有国际水平的代码。在微软工程院期间,范典在Outlook邮件服务器部门工作,先后参与了Outlook2007和2010两个版本的发布。

刘新宇和范典同属微软工程院的一个组,都归林斌领导。在球场上,刘新宇踢左前卫,范典则是中场调度者。范典的传球技术非常好,刘新宇则善于冲锋射门。在球场上,经常是范典一记长传,刘新宇进攻射门,两个人配合默契。那个时候的范典,经常戴个白色的发箍,后面是一根长长的带子,在球场上跑起来非常飘逸,尽管那时他并不是巴蒂斯图塔的粉丝。

范典和刘新宇对林斌的印象很一致,他们觉得林斌平时很斯文,但在球场上很疯狂。在工作中,林斌对编程的要求很高。他会给程序员们开会,提醒大家编程时如果指针用完了,一定要附上Null(空值),这一点让工程院的工程师们一直记到今天。

2009年11月底,当雷军在北京翠宫饭店的豹王咖啡见到黄江吉时,他们一起讨论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以及黄江吉在微软内部见证的一些真实案例,两个人聊得酣畅淋漓。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在等待雷军的时候,爱读书的KK拿出了Kindle(亚马逊推出的电子阅读器)读了一会儿书,他不但是一个读书爱好者,还是电子产品的发烧友,喜欢各种硬件。在他看来,Kindle的软件用户体验很糟糕,因此自己花了两周的时间写了一个小程序装上。没有想到,雷军是少有的比KK还要了解Kindle的玩家,这是基于他之前投资过一家做电子书的公司的经验。就像拆卸过所有的手机一样,雷军也拆卸过Kindle,还仔细研究过其内部结构。因此,当天两个人的对话是从电子阅读器开始的,这一下子把两个人的距离拉近了。

KK把在翠宫饭店的这次见面,称为他人生中喝过的最重要的一次咖啡。这场谈话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以至耽误了他当天的其他行程。但是当谈话结束时,他就已经感受到自己希望加入雷军团队的意愿。毕竟,如果要向微软总部建议做一个你认为很有前途的新产品,你必须得先证明,这是一个可以创收10亿美元的业务。但是如果你不去做,谁也无法证明这个业务的价值。KK已经在这样的怪圈里生活了太久。

雷军选择创始人和员工坚持的一个标准是——候选人到底有没有创业心态,愿意不愿意接受降薪而持有公司的期权。雷军知道,只有那些愿意冒险的人才会真心创业,只有相信未来的人才会全力以赴。而林斌、黎万强、黄江吉对这一切都有着一致的理解。这些新加入的同盟者,从此都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进入创业状态,雷军鼓励几位创始合伙人力所能及地拿出一些资金,这是对创业最好的宣誓和表态。雷军带头表示创业期间不拿工资,林斌也做出了同样的承诺。

2009年年末,在林斌向范典和刘新宇发出加入小米的邀约之时,两人都已经离开了微软工程院,在阿里云任职,两人都是阿里云的前30号员工。没有经过太多的周折,见过林斌,再和雷军聊了几轮,两个人就加入了创业团队。对于雷军要用iPhone一半的价格,做出和iPhone品质相当的手机,将来再赋予其互联网服务的理念,这些工程师一听就懂。就这样,范典成为小米6号员工,刘新宇是第7号。

在微软的足球队里,还有一个年轻人叫孙鹏。他2005年加入微软,黄江吉是他的直属领导,林斌是部门总监。在微软的5年时间里,孙鹏所在的项目组正是黄江吉领导的Windows Mobile。当时微软内部正在做一个名为PINK的项目,做的就是一款叫作KIN的手机。2009年,项目组已经清晰地预见到KIN即将失败的结局,但是负责此项目的副总裁依然坚持要把项目继续做下去,原因是微软已经和电信运营商沃达丰签订了协议,如果这个项目被砍掉,微软将赔更多的钱。最后,一款叫作KIN的手机被做了出来,卖了不到一万部,这个项目终于就此打住。

孙鹏的英文名叫Peter,大家取首字母送给他一个雅号——“皮总”。他也是微软足球队的一员,范典和刘新宇都对孙鹏在足球场上的“凶猛”印象深刻。当大家觉得他不能再跑了的时候,他还能再往前跑一步。当大家觉得他应该停了的时候,他还能再盘带几步。他用这样一快一慢的速度,来影响对方防守队员的判断,不过有时候,他也会刹不住车直接冲出边线。

尽管微软的手机项目失败了,但是孙鹏做手机的兴趣被保留了下来。当他收到林斌让他加入一家新的创业公司的邀约时,他环顾四周,看到的是几位微软的老朋友、那些球场上的队友已经入职了。没什么可犹豫的,他成为小米的第13号员工。

同样来自微软的还有李伟星。长得瘦瘦小小的李伟星看起来就像一个大男孩,有一双仿佛时刻都在思考的眼睛。在广州长大的他从小到大一路保送,一直到2005年从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参加计算机竞赛,他曾经连续4年参加至今都很火的由国际计算机协会(ACM)举办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得到的最差的名次是亚洲分站第6名。该竞赛的规则是,每一场比赛连续进行5个小时,三个人用同一台电脑编程。而李伟星平时参加的训练,比这疯狂得多。

另外,林斌卖掉了自己持有的微软全部的股票和谷歌3/4的股票,在小米的天使轮融资中投入了75万美元现金。后来这件事被媒体渲染成了一个大义凛然的英雄故事,一段外企人士毅然决然投身创业投资的佳话。但是林斌却坦诚地回忆道,整个过程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具有史诗感。事实上,他的父母首先表示反对他创业,而他也一度陷入痛苦的纠结当中。如果仅仅是放弃谷歌提供的那些优厚待遇,并没有那么艰难,但是当时的情况是,林斌不仅要放弃现有的东西,还要拿出已有的东西,却没有任何人能够为他保证明天,而林斌也不是那种天生就爱冒险的人。

林斌说,其实是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的决定,最终推了他一把,让他在太太的鼎力支持下,走出了创业这一步。

小米粥之约

就这样,雷军聚齐了林斌、黄江吉、阿黎三位联合创始人。大家坐下来,开始为新公司的名字苦思冥想。几个人认真讨论过的名字有“红星”、“红辣椒”和“黑米”,并一度非常迷恋“黑”字系的名字,他们觉得黑色庄重神秘,十分酷炫,而且带“黑”字的公司都有一定规模,比如黑水、黑石,都是世界顶级公司。晨兴资本那位年轻的投资经理赖晓凌负责新项目的落地执行,在他为雷军写的第一版投资文件里,公司名称就是“黑米”,赖晓凌还特意为其配上了英文:BLACKRICE。

尽管公司的名字还没有最终确定,创始人们已经开始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网罗人才了,新公司急需新鲜的血液进入,大家都在寻找符合条件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希望他们来了之后可以马上开展工作。这段时间,雷军把80%以上的精力用在了招聘和面试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