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往无前 > 第四章 高歌猛进

第四章 高歌猛进(第1 / 9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最后,这些专业人士给小米的电商系统提供了两点比较重要的帮助。第一,技术人员告诫王海洲,电商初创时不要把数据全部放到类似SAP和Oracle这种大型软件当中,因为前期的决策是你没有办法改变的,因此要提前把底盘做好。小米的电商平台接受了很多这种知识传导,最终做成了轻量级的电子商务和去IOE(IBM、Oracle、EMC)式的灵活模式。这种开源的、可以横向扩展的商业解决方案,给小米网在套装软件和商业产品上节省了不少费用。第二,凡客诚品给小米提供了他们仓库中的两段,让小米网可以在那里中转货品。

毫无意外,电商的创建又是整个团队不眠不休的过程,牙刷牙膏在办公桌上随处可见,躺椅和毯子也都在目之所及的范围。办公室中经常弥漫着外卖盒饭的味道,挥之不去。两三周的时间,整个团队加班加点,吃住在公司,他们像一列24小时开动的火车,正在从深夜奔向下一个黎明,然后再奔向下一个深夜。合伙人黄江吉感慨地说:“你们真是一群不回家的人!”

为了验证雏形电商运行的可行性,电商团队做了一个“大卖部卖可乐”的活动。在小米公司内部,他们将以一折的价格出售可乐、雪碧、脉动和冰红茶。员工在新建立的小米电商平台页面下单,购买这些售价为0.1元的产品,然后在自己的工位上等待配送。电商团队则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测试在线支付系统是否可以运行。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别算错钱。订单系统和收款系统必须对齐。

同样来自金山的姑娘张剑慧承担了这个“快递员”的工作,她在卷石天地的楼里穿梭着,给各个工位送上饮料。系统错误时有发生,有的时候是一个订单送了两次,有的时候是线上收到了钱,但是货品却没有送到。在大卖部上线的这段时间里,小米网的技术人员通过一折卖可乐这个活动测试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电商正式上线之前都得到了解决。“这相当于把所有雷都提前挖了出来。”王海洲说。

站在舞台上公布价格的那一刻,雷军的内心对成败其实还是未知的。但是当他听到人们的惊呼和尖叫,他意识到,这个定价是成功的,这依然是一个惊爆世人的价格,足以在市场上阻击对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尽快将产品送到用户手中。

在发布会的中途,小米社区经历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宕机。负责技术的王海洲当时正在赶往发布会现场的路上。忽然,他接到同事的电话:“海大人,你赶快回来,小米社区挂了。”由于发布会引发的关注是空前的,小米社区同时在线人数瞬间激增,导致服务器崩溃,王海洲只好马上返回公司,去处理这个紧急情况。据说,自此之后王海洲再也不敢到发布会现场,每一次他都在公司盯着服务器。

高光落幕之后,社交媒体上对“小米”这个新物种的渴求呼之欲出。面对用户对真机的翘盼,表面上看小米初尝胜利的甜蜜,但是实际上,供应链团队和电商团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建立电商平台的工作是2011年7月开始启动的。亲历过卓越网诞生的整个过程,雷军知道从0到1建设一个新电商平台的痛苦。他最开始的设想是,自己不干电子商务,而是让小米手机和他投资的凡客诚品合作,用现成的渠道来销售手机,这样是最节约成本的。他也几次和凡客诚品的创始人陈年碰面交流合作的可行性,但是凡客诚品当时自身的业务压力极大,这个合作才谈到一半,就只能终止了。

在关键时刻,雷军将创始人的分工做了调整。负责MIUI的黎万强,被再次委以重任:负责小米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小米网的搭建。后来,黎万强只负责小米网的业务,MIUI则由洪锋继续带领。至此,小米公司分为四大业务线:黎万强带领的电商和营销业务,洪锋负责的MIUI,黄江吉负责的米聊,林斌、周光平、刘德负责的小米手机和硬件供应链。

一群不回家的人

第一代小米手机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狂潮,线上那些未曾谋面的30万MIUI粉丝,仿佛在一瞬间都被一种极具诚意的产品主义精神激活了。这种线上线下精神世界水乳交融的感觉,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幸福能量场。连发布会上发布的那些彩色手机电池,都显得如此之酷炫。

从此,横空出世的小米手机造就了一个内心世界一直热烈沸腾的社区。小米通过产品将人们联结在了一起。也许,当时这些小米粉丝本身也都是产品主义者。小米人和米粉的精神世界是共通的。

在一片沸腾的发布会现场,一些人激动地在台下大喊:“雷布斯!”现场响起了善意的笑声。也许是雷军无意中穿着这身平时上班就穿的黑色POLO衫,和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上常穿的黑色T恤或者黑色毛衣有几分相像,人们产生了联想——雷军颇有乔布斯在莫斯康尼会议中心的风范,他这么穿也是刻意为之。其实,从青年时代就深受乔布斯影响的雷军,从未想过会被人们称为乔布斯的模仿者。他永远热爱乔布斯,但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并不希望完全去复制另一个人。

“我不可能想去做谁的第二,我还是要当雷军第一。”他后来说。

和雷军进军硬件、林斌负责法务、刘德去跑供应链一样,黎万强的人生此时也进行了艰难的跨界,他从零进入一个他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电子商务。他的下属王海洲原来在金山一直负责技术,对电子商务也是两眼一摸黑。黎万强决定叫上王海洲一起去凡客诚品,去学习怎么搭建一个电商平台。

王海洲从金山时期就负责技术,因为能力强,他被小米人尊称为“海大人”。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去乐成国际附近拜访凡客诚品的情景。他们在一座楼里拜访完第一家公司之后,需要穿过东三环的双井桥,到对面的一栋大楼里。没想到走到中途下起了大雨,两个人都没有带伞,只好一边快跑一边用手遮雨,但浑身还是被淋得湿漉漉的。最后他们到双井桥的桥洞里躲了一会儿雨。穿着大裤衩的黎万强喃喃自语道:“今天可真够狼狈的,我们做不好真对不起自己。”

到达凡客诚品的会议室后,黎万强和王海洲大吃一惊,来凡客诚品学习的只有他们两个人,但是凡客诚品却热情地派出了十几个人,这些人分别负责财务、物流、客服、销售、市场。这样的阵容不仅让黎万强和王海洲感觉到他们的后援团的强大,更是有点吓到了他们。小米只是一个刚刚成立一年的小公司,整个团队不过百人,而当时的凡客诚品已经有500多人在做电商开发,光系统就有50多个。一场马拉松式的会议结束之后,黎万强和王海洲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把凡客诚品的整个技术架构讲清楚,每个人都只能看到一个片段。这种过于成熟的系统并不适合初出茅庐的小米。

最终,黎万强和王海洲打消了照搬凡客诚品模式的念头,转而求助雷军投资的另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乐淘网。乐淘网的CTO(首席技术官)李勇毫无保留地将电商的秘籍倾囊相授。从SKU(库存保有单位设计)、条形码的做法,到怎么收货、打单、配货、出货以及和快递公司结算,他都庖丁解牛一般进行了讲解。这也许是雷军创业的最大优势之一,他可以借助大量之前当“天使”时聚集的企业资源,让小米获得无条件的信任和鼎力支持。

王海洲在乐淘的仓库里至少泡了三天,全程跟踪了解乐淘的后台模式,他甚至坐在乐淘客服的身边,亲自听听他们是怎么接听用户电话的。黎万强和王海洲最终意识到,乐淘的团队在100人以内,且刚刚创业一两年,它的结构很简单,特别适合小米学习。

在小米这场决胜之战的发布会上,暗含着一个深层的战略决策,那就是小米的产品如何定价?这是考量一个创业者商业智慧和商业判断的问题,同时也关系着公司的命运走向。小米手机最终价格尘埃落定的过程,也显示了小米创业者的整个思考过程。

在小米手机1的发布会上,PPT上显示小米手机对标的四家企业出品的四款手机分别是HTC的Sensation、三星的Galaxy S2、摩托罗拉的MOTO Atrix ME860和LG的Optimus 2X,雷军列出的手机比对参数有CPU(中央处理器)、内存、电池容量、屏幕大小和相机像素数量。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手机价格。HTC Sensation的水货售价为3575元、三星Galaxy S2的售价是4999元、MOTO Atrix ME860为4298元,而LG Optimus 2X的水货价格为2575元。可以想象,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下,一款各项参数都排名市场第一的智能手机只卖1999元,对人们的震撼力有多大。

自小米手机1发布后,媒体就开始研究并解读雷军为自己的新公司制定的“爆款战略”。事实证明,从小米手机1开始,小米所有产品都遵循着这一原则:专注打磨超过用户预期的产品,用极致的性能和击穿市场的价格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口碑。

1999元的价格在当时并不便宜,但是相对于产品的配置来说,小米的优势一目了然。其实,雷军最开始希望将小米手机1的价格定为1499元。因为在2011年前后,国产高端旗舰手机的起步价格是1500元,而小米希望为用户提供一个最为极致的价格。但是,2010年11月小米手机1研发规划接近定型时,周光平博士告诉创始团队,由于小米公司规模太小,又是第一次做手机,因此供应商要的价格都比较贵,小米手机1光成本就达到2000元。雷军计算了一下,如果小米手机1按照规划量产30万部,把价格定在1499元,意味着公司一上来就要亏损1.5亿元。

为了应对这样的亏损,小米在2010年12月启动了B轮融资。按照融资计划,小米此轮将融资2500万美元,公司估值达到2.5亿美元。但是经过反复思考,雷军意识到,这样过激的定价并不健康,它可能将给公司的后续运营和长远发展带来灾难。经过一夜的思考,在第二天召开的公司管理层例会上,雷军黑着眼圈修正了之前的定价,把最终的价格改成了这个更贴近成本的定价——1999元,比成本正好低一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